小学科学教案(精选21篇)
小学科学教案(精选21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科学教案 篇1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参赛教师所在单位及姓名
桑枣一小:周健
三、正文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一实验课题,选自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的第三课时。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学的基础,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的传播知识,同时也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因此,本课的实验有助于对以后科学知识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
教材中原有的实验是: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大小约为一枚硬币的小孔,然后把这三张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学生就可以在纸屏上观察到光斑。这时,如果将第二或第三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的小孔,学生就不能在纸屏上观察到光斑。实验旨在让学生明白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实验的不足之处
A、不直观。白天光线强烈,学生不能直观地看到光的传播路线。
B、难操作。实验道具难做精确,三孔难以对齐。
C、不全面。该实验只证明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没有证明其在液体、固体俩种物质形态中的传播路径。
D、实验器材比较常见,学生对这些天天见到的物体提不起兴趣,不能激发探究热情。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A、让学生分别探究光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路线,经过反复实验,学生能在这三种物态中直观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B、变单一的器材为学生感兴趣的多样性器材,吸引他们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他们的兴趣。
C、把学过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让他们解释影子的形成以及玩做手影的游戏,让他们感到科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
4、实验器材
装水的烧杯、黑墨水、吸管、小棒、垫棉纸的空烧杯、蚊香、打火机、果冻、玻璃砖、激光笔
5、实验原理
让激光笔照射液体、气体、固体,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光的路径,得出光在三种物质形态中都沿直线传播。
6、实验过程
实验一:探究光在液体中的传播
器材:装水的烧杯、黑墨水、吸管、小棒、激光笔
步骤:先在水中滴入几滴黑墨水,再用激光灯射向水中,然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结论: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二:探究光在气体中的传播
器材:垫棉纸的烧杯,蚊香,打火机,激光笔
步骤:点燃蚊香,用烧杯收集烟雾,激光穿过烟雾,观察现象。
结论:光在气体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三:光在固体中的传播
器材:果冻、玻璃砖、激光笔
步骤:用激光笔直接照射果冻和玻璃砖,观察现象。
结论:光在固体中沿直线传播。
总结:光在气体,液体,固体中沿直线传播。
7、实验效果
A、趣味性强。器材多样,整个实验过程新颖,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抓住了学生的心理。
B、知识性强。让学生明白了光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C、可操作性强。实验器材简单,在平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可代替的东西也很多。实验过程易于操作。
8、自我评价
这堂课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进行了创新,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的兴趣很高,实验效果良好,学生感受到科学其实是一门很有趣味的学科。教学无止境,我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还希望向各位专家与同仁学习。
小学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
2、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2、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种情况:省力、方便、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2、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学重难点:
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果糖罐头、螺丝刀、一根比较结实且长的木棍、支撑用的木墩;
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
2、学生准备:
铅笔、硬币、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开瓶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研究主题
1、谈话: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我打不开罐头。你们谁能帮助我?
【说明】起先不提供任何工具,让学生直接用手开;如果打不开,再问学生是否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忙。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提问:如果现在要你移动的不是罐头的盖子而是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么办?(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4、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二、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功能
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
(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3、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⑴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
⑵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
⑶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观察发现了什么。
⑷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⑸预测: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会发生什么?
⑹做测试,并记录结果。
⑺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实验并记录他们的答案。
⑻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进下,寻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4、分析讨论实验数据。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
5、讨论:
⑴杠杆是否都省力?
⑵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作简单示意图表示。)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手推车、夹壳器、园艺剪刀等。)
⑵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费力还要用它?它还有什么作用?(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因为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活动变得更加方便。)
⑶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跷跷板)
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
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四、课后小结:
小学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从找寻蔷薇花丛的食物关系开始,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食物链。
2、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3、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
学会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教学难点:
画、找食物链。
教学准备:
蔷薇花丛的动植物卡片(背后粘有小磁钉)、学生用的活动手册、跟食物链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蔷薇花丛的食物链
1、出示在蔷薇花丛中我们发现的动植物卡片(图或文字)。上节课我们在蔷薇花丛中发现了许多动植物,有蚯蚓、蜜蜂、蚜虫、瓢虫、西瓜虫、鸟等,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示动植物的卡片。
2、这些小动物它们吃什么?(蔷薇、土壤里的腐殖质、小草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个出示这些卡片)
3、你能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吗?
一生上台用箭头直接在卡片之间画出它们的食物关系,其余学生在自己活动手册上用箭头画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4、分析这条食物链。
(1)仔细看看上面的箭头图示,你有什么发现?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2)认识生产者和消费者。
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自己能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的食物的叫做消费者。你认为上面这条食物链中,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蔷薇花丛中的动植物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
5、写出蔷薇花丛中的其他的食物链。
二、水田里的食物网
1、出示水田的图片。水田里有许多动植物,我们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水田里的生物,他们在水田里观察到了哪些动植物?认识这些生物。
2、阅读调查报告,看看他们画出了哪些食物链。点击出示箭头。
3、他们还有哪些食物链没有画出来。你能补画上去吗?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试着画出食物链。请一生说说没有画出的食物链,师点击鼠标出示其余的食物链。
4、认识食物网。
回头看看水田里的食物链,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教师用课件隐去水田里的动植物图片,留下这些箭头。像这样错综复杂呈网状的食物链就组成了一个食物网。
三、课后拓展
1、森林里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出示其他的一组生态群落系统(森林群落图),在这个森林里生活着许多生物,你能找出其中的食物联系,画成食物链吗?它们的食物联系是否也组成了一个食物网?
2、你还能找出像水田、森林这样的生态群落吗?
小学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搜集和整理资料,能预测结果并进行验证。
2、会动手制作、改进并演奏简单乐器。
3、知道有关声音的基础知识。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录像(交响乐合奏、自制乐器演奏)、橡皮筋、吸管、树叶、尼龙线、金属管、金属片、玻璃杯、易拉罐、剪刀、胶水、细线、直尺、队鼓、锣、钗、三角铃、口琴、塑料泡沫颗粒。
教学重点:
知道有关声音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会动手制作、改进并演奏简单乐器。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主题。
1、(播放视频课件)利用多媒体再现优美的合奏场景和旋律,帮助学生感知乐器的类型及其不同的音效,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大家动手做乐器”的单元教学主题。
2、羡慕这些演奏者吗?我们也用自制的乐器来办个音乐会,好不好?
教师板书课题。
二、确定目标。
1、师生交流。
你都知道哪些乐器呢?
学生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给这些乐器分类。(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
2、拓展视野。
教师此时向他们提供一些自制乐器的品种,供他们参考、选用,从而确定制作目标。同学们可以模仿已有的乐器,也可以自己发明一种乐器。
教师展示自制乐器的图片。(图片展示:吸管风琴、铁管编钟、土琵琶、柳笛等。)
3、确定目标。
同学们中间有会演奏乐器的吗?
本单元,我们将自制一种简单的乐器,并用它来演奏一首乐曲。请大家讨论,准备做哪一种乐器呢?
小组讨论,将确定的乐器名称写在“科学资料本”上。
请各组汇报自己的乐器名称。
三、可行性分析
1、制作乐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否则,是不会成功的。想一想,我们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写在“科学资料本”上。
小组讨论后认为,制作“可乐音乐罐”这件乐器,需要这些条件(教师帮助归类、板书):
①样版:别人做过这种乐器没有?我们可以参考的品种有哪些?
②工具和材料:铝易拉罐、吸管、直尺、小刀、剪刀、胶布
③知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怎样调整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④技术:会在易拉罐上挖孔
⑤经济:买七个易拉罐饮料
还有一个方面,也决定了制作的成功与失败——小组怎样合作才能成功?
想一想,制作自己的乐器,我们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需要解决的困难有哪些?
如果有些困难是无法解决的,那恐怕得重新确定制作目标了。预测一下,制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可解决的困难吗?
下一节课我们首先解决同学们普遍存在的知识上的疑惑,希望大家课后也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制订计划
1、设计说明
指导学生以“路线图”的形式描述小组行动步骤,绘制乐器结构图、确定制作工具与材料,明确组员的责任分工。教师在各组计划的基础上拟定班级行动步骤。
二、模拟课堂
1.画小组路线图
师:在动手制作之前,我们要做哪些事?请用“路线图”的形式把小组的工作步骤画出来。(如果同学们没有接触过“路线图”,则教师要呈现下图,供学生参考借鉴)
“可乐音乐罐”制作小组行动路线图
(为便于相互观摩、评价,要求学生将路线图用彩笔画在两开左右的大白纸上。)
生:(讨论、绘图,然后集中展示各组的路线图。)
2.画班级路线图
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各组有哪些相同的步骤?
生:都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还有怎样调整乐器的音调。
生:都需要进行小组成员分工。
师:有些步骤是共性的,如解决这几个知识点的疑惑;有的步骤是具有个性的,各组之间不一样,如组员的分工、准备的工具与材料等。对于共性的步骤,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全班一起来解决;个性的步骤,由各组分头行动。(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板书下图)
全班行动路线图
3.绘制乐器结构图
师:请同学们将准备制作的乐器画出结构图,要在图上标明所需要工具、材料及数量。(教师在银幕上呈现一幅乐器结构的样版图)
(学生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小学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观察、记录动植物的变化的活动,感受大自然在春天发生的美妙变化,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欲望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观察春天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动植物的情感和对动植物的进一步了解的观察能力。
3、能感受春天的美好,热爱大自然,能体验与自然接触的快乐和惊喜。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观察、记录动植物变化的活动。
教学用具:
春天里动植物的图片、影象、剪贴画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播放“春天在那里”音乐、
2、提问: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二、感受春天
1、看望植物
展示课件:春天悄悄的来了
2、寻找小动物
师:同学们在寻找春天的时候,除了花草树木发生了变化,还看到了什么?
放课件:春天的小动物
三、总结
师:老师也去寻找春天了,你们想看看吗?(放春天的录象)
问:此时此刻,你想对春天说什么?春天美不美?是啊!春天给了我们这么多的礼物,嫩绿的小草,芳香的花朵,温暖的春风,动听的鸟鸣。你想用什么方式赞美春天呢?谁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
老师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可以吗?(课件)
这么没的春天,我们都看不够了,你看:(简笔画)远山变绿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柳树发芽了,再画上什么就更美了?让我们共同描绘一幅春景图。
这是课前同学们画的,谁来帖一帖?
老师放音乐,几个学生上黑板帖图,其他同学唱歌。我们的春天真美丽,那么祖国的春天就更美了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我们美丽的祖国。(放课件)
齐读:祝愿我们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小学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 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1、科学家故事导入:
师: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但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他们常与这些小家伙为伍并以观察它们的生活为乐。比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观察,发现了许多昆虫的趣事,写出了著名的《昆虫记》。现代的研究者运用更为先进的摄影设备对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师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
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
1) 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 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
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1) 师: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样把你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 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教师事先也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交流时用以补充。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
1、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2、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
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密布细毛,有钩爪
……
实践活动:借助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生活
小学科学教案 篇7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67页——68页的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角,但要把生活中所见到的角抽象成数学中的角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材只对角做了一个初步的介绍,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所以在内容设计上,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折一折、找一找、比一比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角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经历“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基本图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并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的。教师的教需要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而学生的学则是需要教师引导的。“角”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教学中我将观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机贯穿于课堂中的各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看一看、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折一折、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复习引入。
回想一下,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依次回答出各个图形的名称。然后教师引入新知: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板书课题:认识角。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出发,既能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新知的热情与积极性,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从寻找生活中的角,到实物中抽象角,初步感知角。
本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我先通过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角:剪刀张开的两个刀刃夹成一个角,钟面上两根指针夹成一个角,红领巾的两边组成一个角。然后问学生:你还能从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找到角?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几何图形,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初步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
(三)操作观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形象之后,再提出问题:你能不能想办法折一个角呢?把折好的角介绍给同学。这样在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使他们更充分的感知到角。这时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呢?闭上眼睛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充分调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角的完整表象: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然后及时设计“判断”,在平面图中“指角、数角”练习,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四)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学生建立了角的正确表象基础上,我设计了操作活动角和大小三角板对应角的比较两个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在这一环节里,我先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动手操作,讨论讨论,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在班上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口有关,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再巧妙运用多媒体演示验证,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 拓展应用,提升学生能力。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一张长方形纸,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可以画一画,也可以折一折,还可以剪一剪,比比看谁想的方法多。在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请学生把几种不同的剪法和同学交流,教师演示。这一设计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使教学达到了高潮。
(六)回顾总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然后通过出示:篮球场地、篮球板、球门架、楼梯以及楼房建筑物等,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 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你知道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板书课题)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课本60页插图。
3.学生做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并用不同、 的符号分别标记水流速度、水流速度慢有土沉积的地方。
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 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6.教师小结。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
四、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小学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每组一杯沙子、一杯黄豆、一支蜡烛、一张白纸、一个勺子、一小包白糖、一根铜丝、一根小棒、一个筛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身边的物质》,知道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也知道“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师出示铜丝,我不管怎么扭、弯,这还(铜丝)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只是改变了铜丝的形状。师出示一张纸:撕成两半,举半张纸问“这不是纸么”跟原来的纸相比,只是什么不同(大、小)
二、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
(1)观察沙子和豆子、出示沙子和豆子。请材料员分别倒少量的沙子和豆子在白纸上,大家仔细观察豆子和沙子,看清楚它们的特点了吗?不要动它。
(2)我们把杯里的沙子和豆子混合,看沙和豆会不会发生变化。你的猜测是怎样的?实验。
(3)进行混合、搅拌。(沙子倒在豆子的杯里进行搅拌)师:混合后的豆子和沙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呢?有什么证据说明没有发生变化?(用筛子分离沙和豆子进行观察。)
(4)分离混合物。与原来的沙子和豆子进行比较、对照,看有没有发生变化?(搅拌产生的碎屑,只说明沙子和豆子形态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特征和性质没有变,沙还是沙,豆还是豆。)
板书: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三、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1)、每组一包白糖,展开放桌上观察,将白糖的特点记录在表格中。(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写在记录表中。
(3)、讲解给白糖加热的方法和注意点
师演示:师先点燃蜡,问:“蜡烛的火焰分三部分,哪部分温度最高?”在观察白糖变化的同时还要观察蜡烛的变化。(4)、学生进行加热白糖的活动,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5)、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会发生物理变化,即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到褐色再到黑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状态变化:白色————褐色—————黑色气味变化:白糖香味—————焦味(6)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的黑色的东西还是原来的白糖吗?说明了什么?(说明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
板书:产生新的物质。在白糖加热过程中还有一种物质也在发生变化你们发现了吗?(蜡烛)蜡烛燃烧后又有什么变化呢?蜡烛燃烧变成了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资料库。
四、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师讲述: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像白糖加热、蜡烛燃烧那样会产生新的物质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而像弯曲铜丝,撕碎纸片,混合沙,只改变物质的形状、大小、状态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板书:物理变化出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让学生阅读: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你们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五、课外延深:1、讨论:白糖加热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
(1)、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与白糖变成黑色的炭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2)、把蜡烛变成蜡烛油与蜡烛油燃烧变成气体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2、结论: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也可以这么说,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希望同学们都做个有心人随时发现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
板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物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化学变化。
小学科学教案 篇10
一、从生活出发,探究基本电路的连接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只手电筒)
生(齐答):手电筒。
师:你能使它发亮吗?
生(齐答):能。
师:谁来试一试。
(学生拿起手电,并装进电池,打开开关,手电筒亮了。)
师:手电筒亮了,它为什么会发亮的呢?
生:有了电池,它就能发亮了。(板书电池)
生:还需要小灯泡。(板书灯泡)
生:还要把开关打开,手电筒才会发亮。(板书开关)
师:如果把手电筒的外壳拿掉,它还能亮吗?老师这儿为你们提供了灯泡、电池、开关,你们能使小灯泡发亮吗?利用桌上的材料试一下。
(学生动手尝试,没能成功。)
师:老师再给你们一些导线,你们再试试。(板书导线)
(学生再次尝试,小灯泡亮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没有导线小灯泡就不亮。
生:用导线把电池、开关和灯泡连接起来,灯泡就亮了。
生:我发现手电筒的外壳可能就和导线的作用一样。
生:我同意李波的意见,手电筒没有外壳,刚才的电路没有导线,灯泡都不亮,所以手电筒的外壳就相当于导线。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能把刚连接好的电路画下来吗?只要自己能看明白就行。
(学生动手画图,教师巡视把先画好的展示出来。)
师:同学们都画好了,老师还有一种简单而又科学的画法,你们想不想学?
生(齐答):想。
(教师指导电路图的画法,完整示范画出符号电路图)(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指导并把画得较好的予以展示。评价时挑出有问题的,直接借助投影予以更正。)
师:通过连接和画电路图,你发现比简单的电路图有哪几部分组成?
生:一个电路一般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
二、从材料出发,自主探究电路的连接
师:同学们刚才都画得很好,现在老师再给同学们增加一倍材料,你还能使灯泡都亮起来吗。
生(齐):能。
师:在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两节电池要先用导线连起来,小组合作成功后就用刚学的新方法画出电路图,连在一起的电池要这样画(板书示范)。先讨论再动手。
(学生先讨论怎样连接,再进行实验。教师巡视。)
师:都连接好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你们连接的电路,把你们的电路图带上来说说这一电路的特点?
生:我们是从电池先连到一个开关再连到一个灯泡,再连一个开关和灯泡,无论打开哪个开关,两只灯泡都可以熄灭。但是要想两个灯泡都亮,就必须同时按下两个开关。
生:我们是连了两个开关后再连了两个灯泡,断开一个开关,灯都不会亮,一定要两个开关都合上灯才亮。
师:还有和他们的连接方法不同的吗?
生:我们的连接方法不太相同,不过小灯泡也可以发光。
师:噢,说说看。
生:我们是将小灯泡的连接在一起,然后两头各连接一个开关,再连接在电池上。
生:我们有一个发现,我们和第三组的连接方法差不多,就是断开其中一个开关两个灯就都不亮了,而且不可能让一个灯单独亮起来,和家里的灯不一样。
师:大家都是这样的现象吗?
生:都是这样的。
三、从问题出发,探究并联电路的连接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其它组能不能一起想办法,连接出和家里一样的电路呢?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再动手尝试一下,如果实在想不到办法的,请组长到老师这儿领一张电路连接帮助卡。
(学生分组实验)
师:许多小组都已经连接好了,速度非常快,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生:老师我们有新的发现了。
生:老师我们也有有新的发现了。
(学生都争先恐后抢着汇报)
师:好,不错,你们来说一下你们的新发现。
生:我们连接的电路,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断开一个开关,另一个灯泡还亮着,只有两个开关都断开,两个灯泡才都熄灭。
生:我们的发现也是这样,不管断开哪一个开关,都有一个灯亮着,断开两个开关两个灯才会都熄灭。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子,能发现这么多新的东西,你们还能用刚学的新方法把这电路图画下来吗?老师和大家一起画。
(教师将画好的电路图在投影上展示出来,并深入每组进行指导)
师:同学们的电路图画得真不错!(出示制作简易手电筒的材料)课后你能把这些材料连接成一个电路,把它们变成一个手电筒吗?
生(非常有信心地齐答):能。
师:好,今天的课就研究到这儿,下课。
小学科学教案 篇11
一、观察引入:
1、师:同学们,科学课非常重视观察。请你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打开手电,光斑落在黑板上。)
2、师:光点哪里来?(手电) 谁来用手指来演示一下手电发出的光是怎样照到黑板上的呢?我们来猜一猜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猜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
4、生活中有哪些事实、现象能说明我们的想法?
预设:
(1)夜晚,我发现汽车前灯射出来的灯光是直的。
(2)白天,阳光穿过树叶的光是直的。
(3)看表演时,我发现舞台上的灯发出来的光是直的。
……
5、观察图片:老师也找了些图片,他们能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师:同学们讲的是头头是道,但是科学是讲证据的,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观点,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2、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预设:
(1)用手电筒照射光盘中间的圆孔,观察白屏上的现象。
(2)用手电筒照直空心管,再把空心管变弯用手电筒来照,观察白屏上的现象。(可用带弯头的吸管)
……
(3)学生说到书29页的实验方案,请大家看实验单。
①仔细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法。
②该注意什么?(三个孔必须排在一条直线上,这里可以看幻灯片的演示;距离为5厘米;完成作业: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
③这两个小实验有什么不同?
三、实验研究,深入拓展
1、学生进行实验。
2、汇报实验情况和结论,并展示。鼓励其他同学想到的别的实验方法。介绍。
3、前面我们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经过这么多方法的反复验证,“板书:反复验证”我们可以下个结论吗?板书“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5、请看黑板:你知道科学家平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吗?
(指名学生看黑板小结)
6、师:今天我们象科学家那样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祝贺你们!
7、(展示幻灯片路灯)你能否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8、出示知识点: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9、回顾。
四、课外拓展,挑战自我
师:刚才我们做实验时用了3张带孔的卡片,课后,你能用上10张,15张,甚至更多的卡片排成一条直线,用手电筒照射能在屏上找到光圈。卡片摆得越多越厉害。你们有信心吗?
五、板书设计
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反复验证
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知道使瓶子中水位升高的多种方法。
2、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及加入的物体大小有关系。
3、乐意合作探索,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懂得遇事要动脑、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活动准备:
集体记录纸、小组记录单、大石子、小石子、沙子、贴有水位线1号2号的细颈饮料瓶若干、记号笔、漏斗、小勺、小抹布。
活动过程:
一、交流验证,知道“填石头”能增高水位。
1、提出问题: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小乌鸦用什么方法喝到了水?
2、验证猜想:请一位小朋友验证“填石头”的方法是否真的可行。
小结:小乌鸦真聪明!它把石头放到水里,水位线就升高了!
动手实验,发现并探索乌鸦能喝到水的方法。
(一)第一次实验:分别在2号瓶放入不同材料,都能让乌鸦喝到水吗?
1、提供2号瓶:观察和1号瓶有什么不同?
2、引发猜想:2号瓶的水较少,用哪一种材料材料能让乌鸦喝到水呢?为什么?
3、操作实验:知道往2号瓶里填小石子和沙子,乌鸦可以喝到水,但是填大石子乌鸦是喝不到水的。
4、交流思考:影响水位上升的因素。
小结:水位线受大小石子之间的缝隙大小影响,加入小石子或沙子后,水流到缝隙里去,但缝隙小,剩下的水被挤到上面去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大石头跟大石头之间缝隙较大,大部分水流到缝隙里,被挤上去的水就少,乌鸦不容易喝到水。
(二)第二次实验:怎样让乌鸦喝到填了大石子的2号瓶子里的水?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用什么方法能够补救填了大石子的2号瓶,让乌鸦喝到水?
2、操作验证,交流讨论:
继续往2号瓶加小石子和沙子还能增高水位线,能让乌鸦喝到水。
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大石子之间的空隙较大,小石子和沙子较小,用它们填补大石子之间的空隙,把空隙里的水挤到上面去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联系生活,交流经验。
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小乌鸦喝到水吗?
小结:生活中我们也会像小乌鸦一样碰到一些大大小小的难题,但是我们不能随意放弃,要学习小乌鸦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去解决问题。
小学科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
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
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四、总结:
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小学科学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茎运输水分的作用;会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茎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3.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会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茎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
活动准备:
1、提前剪取带叶的枝条,迅速放入滴过红墨水的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观察现象,做好观察记录。
2、准备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放大镜、刀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
探根吸收来的水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今天我们来学习12课、植物的茎。师随机板书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
讨论: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植物的叶、花、果实?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供它们生长?
你认为茎会有什么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如果茎确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那么水分和养料走的一条道路还是两条路?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茎可能具有运输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将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分。另一种管子将叶制造养料运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二、验证我们的猜想
谈话:如果自来水管断了,水就会流出来,那么切断植物的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在这颗植物上选择一嫩枝,剪下。观察嫩枝的截面上有什么?
讨论:嫩枝截面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用植物上面的一段茎推放在红水中,你观察到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会么叶子变红?
讨论: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把浸泡过的茎、横切、纵切、观察。
提问:在茎的横切面上看到了什么?在茎的纵切面上又看到什么?说明茎内有什么?茎有什么作用?
小结:以上实验说明茎确实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在茎的内部确实有运输水分的管子。
三、根据自己的研究,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根据自己研究的成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自由活动:
叶制造的养料是通过什么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的?运输养料的细管子在什么部位?
教师出示资料卡,引导学生认识筛管,使学生知道茎里还有一条运输养料的.管子,它在导管的外面。
教师小结并板书:在植物体内,茎担负运输作用。在茎内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另一种管子运输的叶制造的养料。
四、实践应用
在两棵小树间拴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在捡钢丝的树皮上方会形成瘤状突起,这是怎么回事?(因为植物的营养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如果破坏了树皮,叶子制造的养料向下运输的通道就被切断了,养料通不过去便积存在破坏的树皮处,形成瘤状物。)
有的小朋友爱剥小树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五、拓展活动
用塑料袋罩住一株盆栽植物的茎叶,扎紧袋口,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小学科学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实验了解加快蒸发的条件。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描述水在蒸发时所发生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想像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酒精灯、火柴、小烧杯、水、一块湿抹布,毛巾等一个大烧杯,有水,一小袋盐,小药匙一把,一根玻璃棒。两个中烧杯,事先贴上标号(1号和2号),半杯水,每组一块手绢,培养皿,吹风机,小电池,热水袋,电熨斗,小电风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蒸发现象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水单元(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一个水字),请你猜测一下,这个“水”会有什么变化?
2.学会汇报,(变干了,变成水蒸气,蒸发掉了等等)
3.这是怎么回事呢?(或你知道为什么吗?)
4.你看到水蒸气了吗?由此,你觉得水蒸气它是什么样的?(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5.小结:像这样由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我们就叫做蒸发。(板书)
6.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蒸发现象吗?
7.学生举例。
二、知道加快蒸发的三个条件。
1.从刚才的回答中,唐老师发现大家在平时生活中都是一个有心者,这一点唐老师非常喜欢。
不知道大家的生活经验怎么样。比如说,唐老师这儿有一块湿毛巾,你能想到几种方法让上面的水蒸发掉呢?
2.学生思考后回答。
3.不错,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我们什么也不做,就让他这样放在这,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会不会干?对,但这样做时间就比较长了。
4.那怎样做能让这块毛巾快点干呢?看哪组想到的方法比较好。
5.小组讨论。
汇报时注意说出所需的器材和实验过程
6.汇报(按方法汇总)
7.唐老师事先准备了几样实物,但还有几组的同学只能对不起你们了,加入到其它组去吧,好吗?
8.分组实验
9.刚才的实验大家都做得很认真,谁能说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10.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怎样就可以加快蒸发呢?
三、巩固,小结
1、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蒸发,关于这水和水蒸气,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2.唐老师倒准备了几个问题,看你们能不能回答。
(1)你知道盐是从哪来的吗?(出示盐)现在,唐老师把它放入烧杯中,搅拌一下(边说边演示),现在,我又想把放进去的盐取回来了,你有办法吗?
(2)有1号和2号这样两杯水,我想让1号中的水以最快的方法蒸发掉,你有什么办法?你能让2号中的水尽量不减少吗?
小学科学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2、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3、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能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并准确地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难点: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煮熟的鸡蛋一个;分别装有水、细沙、小石头的黑色胶卷盒三个。
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科学课。(师指地球仪)问:这是什么?
生:地球仪。
师: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告诉大家你们了解到地球哪些方面的知识吗?
生1:我了解到地球是球形的。
生2:我了解到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态的。
生3:我了解到地球上有高山,有峡谷,有平原。
生4:……
师: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关于地球,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回答)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重点了解地球的内部。(板书课题)
二、了解地球内部结构
师: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你们知道吗?
生猜测。
师:关于地球内部的结构,教材告诉了我们一些信息,老师也为大家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21页和老师发给大家的资料,读后用一段最简洁的话概括出你了解到的地球内部的信息,把它写到资料纸上。
学生阅读,概括信息。
师生交流信息。
根据交流的情况,教师大屏幕出示地球内部结构图,观察。
在交流过程中板书:地壳地幔地核
师: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你觉得像什么?
生:鸡蛋。
师:我们切开鸡蛋观察一下,对照你所观察到的,说说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教师剖开鸡蛋,指导学生弄懂二者的相似之处。
三、指导学生探究
师:这些信息是科学家得出的。那么,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请看大屏幕。
教师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让学生进行观看。
师:从这几幅图中你了解了地球内部的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地球的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生2:我知道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生3:我知道了地球的内部是活动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科学家们从这些表象中推测出地球内部的许多信息,其实,他们还运用了实验的方法来探索地球内部的秘密。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讲桌上有三个密封的胶卷盒,里面装有不同的物品。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讨论准备如何做,得出方法:摇,钻等。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汇报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提示学生完整的表达)
师:刚才的游戏我们进行得很成功。我们都当了一次小科学家,因为科学家们也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揭开地球内部的结构秘密的。
四、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师: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有兴趣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吗?
小组讨论制作的方法和顺序,师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机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1)先捏成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红色橡皮泥小球做内核。
(2)再捏一个直径约1.7厘米的黄色橡皮泥小球,压成一个薄饼做外核。
(3)然后捏一个直径约2.2厘米的白色橡皮泥小球,压成一个薄饼做地幔。
(4)用一层薄薄的灰色橡皮泥做地壳。
(5)最后小组合作进行组装。
小组活动。合作动手做地球模型。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制作完成后,提醒学生把桌面整理干净)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师生共同评价。
五、拓展引伸。
师: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现在仍然还有许多迷团,许多信息科学家也是一种预测。老师希望你们课后能多搜集一些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进行整理,并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好吗?下课!
小学科学教案 篇17
教学要求:
1、知道水里有溶解和不溶解于水的物质
2、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初步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处理过程。
3、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课前准备:
1、有关《水污染》和课本36页插图的课件。
2、沉淀实验:烧杯、明矾、玻璃棒。
3、过滤实验: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
2、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沉淀和过滤实验的操作规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水污染》和课本36页插图的课件。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水里面有什么?你知道自然界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污染的水是怎样危害人类健康的?
学生结合课件进行讨论并汇报
2、教师:水里有什么呢?(板书)自然界的水由于各种原因,混入了各种杂质,其中有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如泥沙、石块……,有溶解于水中的杂质,如食盐、各种矿物质……,还有细菌、病毒等。自然水域的水必须经过处理,除去部分或全部的杂质,才能饮用。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叫做水的净化。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学习用沉淀的方法净化水。
(1)观察:每组实验桌上有两杯混浊的水,观察水里有哪些杂质?
(2)学生汇报。
(3)讲解:怎样除去水中的这些杂质?要除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种方法叫沉淀。为了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我们附近农村,由于农民都使用了自来水,一般就不用在水中加入明矾沉淀。
(4)演示沉淀实验,边示范边讲解:加入适量明矾、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过一会儿观察沉淀后的水有什么变化?
(5)学生实验。
(6)学生观察、讨论:沉淀后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7)小结:沉淀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家里的烧水壶、热水瓶等的时间用长了,壁上会有水垢,这就是水中杂质长期积淀的结果。
2、指导学生学习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沉淀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但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沉淀后的水还会有重量很轻的物体在水中,过滤又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2)讲解过滤操作的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
(4)观察、比较并讨论:过滤后滤纸有什么变化?过滤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
(5)小结: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
3、指导学生学习用消毒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这就需要消毒,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沸”;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我们把煮沸各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其中煮沸是又简单又可x的消毒方法。
(2)总结水的净化方法。
学生汇报
三、自由活动
1、了解自来水厂水的生产过程,并进行饮水卫生教育。
(1)提问:你家饮用的水是归哪里的水?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讨论:自来水要经过几道净化处理过程?
(3)提问:自来水经过多道净化处理,能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
2、探索研究:自己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
(1)教师:如果让你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你有怎样的设想,把你的意图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2)学生设计。
(3)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
四、拓展活动
教师: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出现了淡水资源的缺乏现象,更严重的是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到河流、田野……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请同学们课下对附近的工厂、河流进行调查。谈谈你的感想和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
板书设计:
一、水里有什么
杂质:溶解于水、不溶解于水
二、净化办法:
1.沉淀
2.过滤
3.消毒
三、设计自来水加工厂
小学科学教案 篇1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方法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结构。
2、能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与见解,会为自己的见解寻找科学依据;能设计制作土照相机。
(二)过程与方法
1、制作简易照相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学习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研究生活中有关成像的现象,养成了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愿望。
2、在探究中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愿意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二、教学重点
认识照相机和眼睛都是利用凸透镜的科学原理学习活动。
三、教学难点
从而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最神奇的“照相机”更加珍爱和保护眼睛。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凸透镜片、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谈话: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于是人们想方设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景色,生活中哪种物品能做到这一点呢?
是照相机(板书),人们根据光学原理设计制造出照相机。相信大家都拍过照,有没有谁自己使用过照相机呢?
2、提问:关于照相机你都知道些什么?
3、提问:关于照相机你们还想研究什么?
新课讲解:
(一)讨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谈话:相机是怎样把景物拍摄下来的呢?课前同学们搜集的一些关于照相机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组内先交流一下。
哪个小组愿意来说说?出示相机,观察相机构造。学生猜想相机的工作原理。
小结相机的工作原理:相机将恰当量的光线透过凸透镜聚焦在胶片上形成图像,调整光圈(光线通过的小孔)和曝光的时间,就能控制透过光线的量。照相机就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二)认识眼睛的构造
1、眼球的构造
(1)提问:刚才,我们了解了照相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其实在我们的人体内也有类似照相机的器官,你知道是哪个器官吗?
(2)出示眼睛模型。谁愿意说一说眼球的构造?
(3)讨论:晶状体、视网膜、瞳孔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部件?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4)师生小结: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主要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组成。
2、了解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是什么让眼睛看见了周围的物体?
(1)用眼球模型演示视觉形成过程。(2)小结:眼睛之所以能看见周围的各种物体,一是必须有光,二是眼球内可以成像的构造。当我们睁开眼睛,从周围物体发射或反射而来的光,穿过瞳孔和晶状体,聚集在眼睛后面的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图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信息传送到大脑,所以我们就能看到这些物体。
拓展活动
课下感兴趣的同学查阅资料,来了解一下动物眼睛的构造,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
小学科学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学习测量物体的运动,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了解同样时间和同样距离时这样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快慢。
2、让学生学习测量和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一、新课导入
出示爱因斯坦的图片
师:这位科学家叫什么名字?
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叫爱因斯坦,他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他的研究中曾经说过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出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等于光速时,时间就会停止。)在科学研究中,距离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条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距离和时间。(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初步感受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师:下面我们先来做个小活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数5个数。
师:刚才从开始数到5,大家经历了5秒钟的时间,那么你来估测一下,5秒钟按你的正常速度走,你能走几米?
学生边说书写副板书 5秒走
师:请同学们分别记好你的估测结果。
师:在教室里我给大家准备了4块场地,以一块场地为例,从起点走到另一端是5米的距离,在回到起点是10米的距离,大家再来估测一下,按正常的速度连续走完10米,你需要几秒钟的时间?(板书:10米用 )
师:估测可以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那么我们的估测结果是否准确?下面我们就通过活动来验证,请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进行活动(出示分工示意图),并且注意收集活动中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活动结束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通过这些数据你能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汇报
(大家在活动中,像个小科学家一样,认认真真的活动,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师:大家的发现非常有科学价值。
板书:相同的时间距离长速度快
相同的距离时间短速度快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试验验证,得出结论,经历了一个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
2、测量每段距离使用的时间
在大家活动的时候老师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大家按正常速度连续走更长的距离,大家想不想知道每经过一段距离,所用的精确时间,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活动,小组内谈论一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最科学最精确。
谈论汇报
师:通过刚才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教师布置场地
师:皮尺的0刻度为起点,附近的同学看一看你大约在起点的几米处?下面我们从起点以4米为一个计时点,选几名计时员,第一计时点,第二计时点……
师:每个计时点选一名小助手和计时员相对站在皮尺两边。
出示要求:
1、运动员连续走完全程;
2、计时员听清老师口令一起计时;
3、计时员听清相对应的小助手的口令,停止计时。
师:请一名运动员
师: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小裁判看一看他们配合的怎么样。
下面我们先试走一次。
师:对于这次活动,裁判员有没有需要提醒的?
师:下面我们就开始正式活动。
分别计时男女两名学生
收集数据填在记录表中
师:下面我们把收集的数据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制作成折线统计图,竖轴表示的是距离,横轴表示所用的时间。并且分析一下,这两条折线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科学发现?
学生制作,分析图意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的非常好,在这幅图上能发现线的坡度越大说明速度越快,线越直说明越的匀速运动。
师:其实还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科学信息,比如10秒能走20米,估算一下1分钟能走多少米?如果这位同学从学校到家要走10分钟,估算一下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三、拓展距离和时间的科学认识
师:今天我们所研究的距离和时间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条件,在天文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单位光年,谁知道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还是时间单位?
师:光每秒300000千米走一年的距离,是一个距离单位,老师给同学计算了一下一光年的距离。
谁来读一读。
师:我们的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是一个普通的星体,我们要用这样大的距离单位来度量宇宙,谁知道宇宙什么意思?
师:宇代表上下四方,所有空间无边无际的距离;
宙代表古往今来,无始无终的时间。
师:我们的祖先在遥望宇宙时,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师:织女星距离地球26.3光年,牛郎星距离地球16.5光年。它们之间也有16.4光年的距离。
四、课后延伸
师:距离和时间在科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多帮助,老师了解到(出示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根据两地间的距离大体估算出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也能根据使用的时间估算出两地间的距离,这样能让我们更合理的安排时间,从今天我们就更要学科学、用科学,让科学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小学科学教案 篇20
教材分析:
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玩陀螺”这一让学生及感兴趣的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做陀螺、玩陀螺中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认识到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了解光的三原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课前尽可能地多做一些陀螺,通过充分的玩,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光的色散知识,制作各种陀螺;在玩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并能及时地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红黄蓝各种颜色的玻璃纸,较暗的环境中涂好七种颜色的字片手电筒各种各样的陀螺.
学生准备:卡纸水颜料火柴棒胶水剪刀透明胶水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首先我想调查一下,谁玩过陀螺?陀螺好玩吗?怎么好玩?
2.你玩的也是那种抽的陀螺。有谁还玩过其它种类的陀螺?呵,没有,是自己做的呢?还是卖的呢?
3.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做个陀螺,用什么作陀螺呢?很简单,一张圆纸片,
二、猜想假设:小组内进行。
三、制定方案:
首先出示几个已经制作好的陀螺,演示,讲解制作的方法,步骤,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制作陀螺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剪刀时的安全问题。
四、实施探究:
1.给陀螺涂色①要求每个小组按教科书提出的颜色比例涂一个陀螺。
②然后再让学生在做好的陀螺上任意涂色,可以涂两种,三种或更多种。
2.玩陀螺关键,让陀螺稳稳地转起来。
①思考:怎样使自制的陀螺转得更稳?
②对每个涂不同颜色的陀螺反复实验,仔细观察旋转的陀螺呈什么颜色?
③指导学生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以便回报交流。
3.教师小节:如果你还想研究这个问题,还可以深入地查一查资料,有没有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眼睛为什么变不出快速旋转的图案?这是一种视觉暂留现象,(师:板出)人的眼睛最快每秒钟快速旋转,看起来就是环形的,那么这种视觉暂留现象,你能想起来有什么应用吗?
(生:我们平常看的动画片就是设计师把它画成一张一张的,然后快速地放出来的。)
师:动画片就是利用人的视觉现象,那么这种色光混合该怎么解释呢?我这儿有一个陀螺,是我自己做的,它转起来是什么颜色的,(灰白色,颜色好像一下子消失了),如果感兴趣可以回去试着做一个,具有彩虹颜色的陀螺,转起来到底是什么颜色?牛顿曾经给大家做过这个实验,他能给大家解释一个科学道理,到底是什么呢?
师:大约在1666年,24岁的牛顿,用三棱镜把白色的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这就是彩虹。当他欣喜若狂地把这个发现报告给大家的时候,受到大家激烈的反对,牛顿为了验证把七种色光也能合成白光,就用陀螺做了这个实验,使大家理解了他的科学发现。
五、展示交流:
1、我们来研究善变的光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相叠加的情况。
2、我的观察记录表(先让学生自己填,教师小结)
组合方式组合效果(可以绘图)
红光+绿光黄光
红光+蓝光紫光
绿光+蓝光淡蓝光
红光+蓝光+绿光白光
3、读一读,说一说,课本资料卡,不仅要对故事中的知识加深认识,更要对其所折射出的科学精神深入体会。
六、拓展创新:
1.制作一个有趣的三色陀螺。
2.玩一玩有什么新的发现。
教学反思:
通过制作陀螺,玩陀螺,知道了白光可以被分解,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
小学科学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遮挡物和屏;
2、可以之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5、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
6、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按教科书要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用线条和图形准确地进行记录。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间的关系。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实际地观察,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
【教学思路】
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出相关概念,然后通过活动探究规律,最后用规律解释现象,同时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器材准备】
每组一个手电筒(自带)一张4开的白卡纸、一块5厘米高的小木块,铅笔、尺子各一。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单元——光,我们学习第一课。板书课题“光和影”。
二、探究影子的秘密
1、影子产生的条件
教师:同学们做过手影游戏吗?你们会做什么样的手影?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做影子游戏,做这个游戏需要什么器材呢?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呢?
(后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提示观察的器材准备和方法,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学生可能说需要光源、物体,忽略了需要“屏”,也不一定会说出物体要挡住光才能产生影子。这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
教师:各组准备好器材后可以开始实验了,还缺什么,可以到讲台上领取。实验成功的小组要准备汇报:看到手影了吗,怎样做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的,影子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准备材料,开始实验。教师巡视。
大组汇报:通过汇报讨论,得出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挡光的物体、屏。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到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我们平时看见过哪些发光的物体?其中哪些是自己发光的呢?大家把见到的发光物体写出来,然后在自己能发光的物体上做记号。
小组活动。
汇报、总结:像电灯那样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强调:不仅自己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影子的特点
教师:在影子游戏这个活动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现吗?
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大家能看懂教科书上三个活动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吗?
活动一 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提示:光源位置的改变包括光线照射的角度和方向。角度可通过目测光线和水平桌面之间的夹角大致估计,方向用左、右、前、后描述。
教师示范并演示实验和记录方法。
活动二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提示:光屏和光源位置一定,只改变遮挡物离光源的距离。
活动三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
提示:当光源垂直照射在物体的上面时,要使物体离开桌面才能看到影子。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总结:
(1)、光源的位置发生改变时,影子的方向和 长短都会发生改变。光源照射角度小时,影子就长;光源的角度大时,影子就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的。
(2)、当屏和光源位置一定时,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它挡住的范围越大,在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
教师:像活动三中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比如街道上的交通标志。
三、巩固运用
教师:回顾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了光的哪些知识?我们再做一次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1、改变光源的位置,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2、改变物体离光源的距离,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3、让光源照射自己的手的不同侧面,得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