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资料 > 跳槽 >

人工智能的论文集合汇总(7篇)

分享 183109

分享

人工智能的论文集合汇总一

david被人类父母抛弃后,一向认为是自己被抛弃的原因是自己不是一个有血肉的人,他渴望着自己能由一个机器人变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抱着对这个愿望的执着,david展开了漫长的历程。

在描述david经历的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几个不一样的机器人主角。

每种机器人都代表自己的作用,但却无法被人类接纳到生命当中存在。与david一同被困机器屠宰场的破旧机器人,当中有仆人、工人、看门人的打扮,能够看出以前作用于生活和生产。那些破旧机器人中都以前出色过,但当有更新更先进的型号推出时,它们即被毫无疑问地丢弃,最终被人类彻底销毁。

joe,机器情人,为人类的生理需求服务,懂得分析人类心理变化。teddy,玩具熊机器人,只会作为宠物主角的逻辑思考。joe和teddy能够被人类作为一种寄托,joe甚至能读懂人类的情绪,但始终不被人类所在乎,最终也只能说出“我以前存在”。

david,新研发的高仿真机器人,能脱离数据计算而用感情思考,懂得爱别人,被人类收养。在martin苏醒前,henry和monica一向尝试去接纳这个机器人儿子,直至martin康复回来发生了一些事情。monica却放下了接纳机器人做儿子,正因机器人的外表甚至内在无论多么像人类,本质却是机器人。

david的创造者对于创造david的想法是,尝试去做一个会去爱的机器人,而成功之后就是与david同类机器人量产化的开始。由电影的开端时,我们已经看出故事里的社会背景不存在属于机器人存在的空间。每种机器人的出现也是为了人类的需要,只能作为工具的本质。即使造出所谓的“爱”,也无法和人类的爱产生共鸣。

更具讽刺的是,david最终只能让电影里代表高级生命体的外星人帮忙他达成被爱的愿望。而这个时候,地球上的人类已经灭绝了。透过电影这样比较隐晦的描述,我们感受到的是,人类到了灭绝仍无法接纳机器人到自己的爱当中。

或者我们不必深化到去思考人与机器人的关联,拉近到我们的周围,在现实生活的社会中,不正是有人像电影里的人类对待机器人一般去对待他人吗?

人工智能的论文集合汇总二

人工智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才能知道人工智能教育要培养学生什么知识,什么素养,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人工智能简称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在此次人工智能教育论坛中,黄锦辉教授对人工智能用更加利于理解的解释是人工智能等于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和5g技术综合的产物,做好人工智能教育能实现不断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在论坛中,刘三女牙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教育的智能化新模式正在形成,其教育的着力点集中在算力、数据处理、算法以及场景化的.学习,使学生对教材可以理解,教育情景可以感知,学习服务可以定制,使人工智能教育从智能增强,转变为智能补偿,最终达到智能替代。

在实际过程中,很多学校没有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那要怎么逐步开展起来呢?人工智能开展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教材的缺乏,

第二师资的缺乏,

第三课程实施的场地缺乏,

第四怎么教的问题。

在18日下午分论坛中,很多同行教师提供不同学校具有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参照案例,

针对教材缺乏问题,对人工智能比较重视的学校有的建立区域教研和课程资源建设,有的开发人工智能课程、有的建立研学基地,还有的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针对师资问题,教师主要通过自学,网络学习与多参加线下培训学习方式自我成长,提高课程融合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针对实施场地和怎么教的问题,大部分学校没有开展起来的原因可能主要也是因为资金对场地和平台投入比较大,但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堂作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切入点,融入数据、算法、程序设计、机器人课程、开源硬件类课程等,利用项目式教学或其他活动如科技创新、创客、跨学科活动等助力课程落地,逐步建立课程——空间——活动的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实践,在论坛中也介绍了人工智能教育需要遵循学生各年龄层的学情特点,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班stem基础教学,

第二轮实践教学建立社团校队,

第三开展项目式专训,培育科技特长生,或者各年级年级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教育的不同目标,小学低年级可以主要培养综合素养,小学高年级跨学科应用,初中形成目标方向,高中向目标方向进行研究。

这次的粤港澳台人工智能教育论坛学习,拓宽了我对人工智能教育的认识,对我的教学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人工智能的论文集合汇总三

一般来说,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会隶属于工程学院,只设置为一个系,但卡内基梅隆大学直接开设了一个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学院,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一切都与计算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人工智能专业也开设于计算机学院,开设于20_年,是美国第一个提供人工智能学士学位的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既重视学生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大数据科学等学科中拥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又注重为学生提供交叉协作环境、人工智能伦理等社会科学基础。

ucb拥有6大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机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信息与系统科学实验室、人类兼容人工智能中心、citris人和机器人等。为打算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读硕士博士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和研究资源。

华盛顿大学(uw)拥有世界上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之一,对机器学习感兴趣的同学们绝对不要错过!

该校ai项目下设于paul g. allen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学士学位中。学院有80名全职教学人员,超过半数获得总统/nsf青年研究者奖或nsf职业奖,有50余位在各领域十分杰出的院士,师资力量惊人。绝大多数本科生能参与cs和ai领域的相关研究,并在西雅图参与一次或多次实习,学院也是谷歌、微软、亚马逊等高科技公司的目标院校。

人工智能的论文集合汇总四

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说过:“当你按下机器的暂停键,它会停止工作;但当你按下人类的暂停键时,他们会启动。你会开始反思,反思你的假设,重新想象什么是可能的,把你最深的观念重新联系起来”。随着人工智能侵入人类生活,人类一边与机器展开能力角逐,一边从机器中学来“利益最大化”的“理性”思考模式,却在自相矛盾的模仿中舍弃了对本质的思索。库克所担心的计算机革命,此刻正发生在人类身上,肯噬着人类本引以为豪的人性。

人为机器编程,可人类的大脑装下的怎是那死板输入的公式,又如何能被编程?人工智能下的“智能人”失去人性,冷漠,唯利是图,又何以赢过人机战役?

人类向往与憧憬着“智能人”,却不知道真正的“智能”在于妥善管理理性与人性的共存关系,在于留下我们引以为豪的优势——人性。其中,同情心尤为重要。

人类的同情心是不公平对待的降解剂。《相约星期二》中,美国社会莫里有这样一句祷文:“相爱或者死亡”。这个“爱”既可指个人欲望,也可指人间大爱。对此,莫里留下的遗言也引人深思,“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在残暴的屠杀中,埃利·威赛尔与其家人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母亲和妹妹当晚被杀害,而在惨无人道的屠杀中埃利·威赛尔对人性逐渐麻木,他亲眼目睹了父亲的死亡,当时却自认为“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再也不用担心他的死活,可以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努力。”年长后,埃利为当年的无知悔过,忏悔中长期与人类不平等的待遇抗争,获得了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在获奖感言中,他提到“我发誓,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若发生了不平等的待遇,我绝不会袖手旁观!”比起独立存在的计算机,人类从出生到死亡,都不能脱离于社会,脱离于彼此紧密的情感联系。若是失了同情心,置他人的苦难于不顾,最终等待援扶的你,将终无所依。在20xx年的“小悦悦事件”中,若是路过的几位路人向女童伸出援助之手,一个生命或许会被挽救。丢失了同情心的人正一步步走下阶梯,“智能人”的宿命在人性泯灭后走向灭亡。

康德有言“不要把人作为达到利益的手段,要将其作为目的。”每个人都想摘那枝头上的一个苹果,不知脚下就是那成片的西瓜田。唯利是图的人学会了计算机的冷漠,同时却没能保住计算机难以学来的价值观和同情心,变得目光短浅。

人类的价值观使人类立于人工智能之上,从而视野更深更远。每逢春节,手机的铃声便未曾停歇,我们自以为便捷的人工智能正割断着人类的情感连接。我们学会了以手机红包代替殷切的期盼,以群里发祝福代替真诚的祝愿。手机上聊得火热的人,走在街上却相逢不相识。可当人们价值观发生之时,又可曾想过自己的世界正越来越小,目光正越发短浅着。世界上有许多事物不可代替,当它们被无情抛弃,换来的是冷冰冰的“等价交换”时,又一种美好趋于凋零,而人类的情感,此刻正趋于被冰封。

当然,人若总是“真性情”的,冲动使性,意气用事,便与野兽没了差别,乱了社会秩序。曾听说计算机有“摩尔定律”,帮助计算机更快地完成任务,若是应用于生活来,可助人更理性地取舍,更高效地选择有利条件,达成利益最大化。在不违天地之道的情况下,大可学习计算机的思考方式,此时这种思考方式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该是有利无害的。

计算机革命扫荡着社会向我们袭来。若是想做人工智能下的“智能人”,请谨记着:“真正的“智能”在于妥善管理理性与人性的关系,让他们在和谐_存,以共存创造和谐。

人工智能的论文集合汇总五

人工智能主要研究用人工方法模拟和扩展人的智能,最终实现机器智能。人工智能研究与人的思维研究密切相关。逻辑学始终是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它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根本观点与方法。

12世纪末13世纪初,西班牙罗门·卢乐提出制造可解决各种问题的通用逻辑机。17世纪,英国培根在《新工具》中提出了归纳法。随后,德国莱布尼兹做出了四则运算的手摇计算器,并提出了“通用符号”和“推理计算”的思想。19世纪,英国布尔创立了布尔代数,奠定了现代形式逻辑研究的基础。德国弗雷格完善了命题逻辑,创建了一阶谓词演算系统。20世纪,哥德尔对一阶谓词完全性定理与n形式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进行了证明。在此基础上,克林对一般递归函数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演算理论。英国图灵建立了描述算法的机械性思维过程,提出了理想计算机模型(即图灵机),创立了自动机理论。这些都为1945年匈牙利冯·诺依曼提出存储程序的思想和建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冯·诺依曼型体系结构,以及1946年美国的莫克利和埃克特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学计算机eniac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以上经典数理逻辑的理论成果,为1956年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逻辑基础。

现代逻辑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数学中的公理化运动。20世纪逻辑研究严重数学化,发展出来的逻辑被恰当地称为“数理逻辑”,它增强了逻辑研究的深度,使逻辑学的发展继古希腊逻辑、欧洲中世纪逻辑之后进入第三个高峰期,并且对整个现代科学特别是数学、哲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2.1逻辑学的大体分类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思维规律的科学。从17世纪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兹(niz)提出数理逻辑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的一步步发展的需求,各种各样的逻辑也随之产生。逻辑学大体上可分为经典逻辑、非经典逻辑和现代逻辑。经典逻辑与模态逻辑都是二值逻辑。多值逻辑,是具有多个命题真值的逻辑,是向模糊逻辑的逼近。模糊逻辑是处理具有模糊性命题的逻辑。概率逻辑是研究基于逻辑的概率推理。

2.2泛逻辑的基本原理

当今人工智能深入发展遇到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专家经验知识和常识的推理。现代逻辑迫切需要有一个统一可靠的,关于不精确推理的逻辑学作为它们进一步研究信息不完全情况下推理的基础理论,进而形成一种能包容一切逻辑形态和推理模式的,灵活的,开放的,自适应的逻辑学,这便是柔性逻辑学。而泛逻辑学就是研究刚性逻辑学(也即数理逻辑)和柔性逻辑学共同规律的逻辑学。

泛逻辑是从高层研究一切逻辑的一般规律,建立能包容一切逻辑形态和推理模式,并能根据需要自由伸缩变化的柔性逻辑学,刚性逻辑学将作为一个最小的内核存在其中,这就是提出泛逻辑的根本原因,也是泛逻辑的最终历史使命。

逻辑方法是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主要形式化工具,逻辑学的研究成果不但为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它们还作为重要的成分被应用于人工智能系统中。

3.1经典逻辑的应用

人工智能诞生后的20年间是逻辑推理占统治地位的时期。1963年,纽厄尔、西蒙等人编制的“逻辑理论机”数学定理证明程序(lt)。在此基础之上,纽厄尔和西蒙编制了通用问题求解程序(gps),开拓了人工智能“问题求解”的一大领域。经典数理逻辑只是数学化的形式逻辑,只能满足人工智能的部分需要。

3.2非经典逻辑的应用

(1)不确定性的推理研究

人工智能发展了用数值的方法表示和处理不确定的信息,即给系统中每个语句或公式赋一个数值,用来表示语句的不确定性或确定性。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1976年杜达提出的主观贝叶斯模型,1978年查德提出的可能性模型,1984年邦迪提出的.发生率计算模型,以及假设推理、定性推理和证据空间理论等经验性模型。

归纳逻辑是关于或然性推理的逻辑。在人工智能中,可把归纳看成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借助这种归纳方法和运用类比的方法,计算机就可以通过新、老问题的相似性,从相应的知识库中调用有关知识来处理新问题。

(2)不完全信息的推理研究

常识推理是一种非单调逻辑,即人们基于不完全的信息推出某些结论,当人们得到更完全的信息后,可以改变甚至收回原来的结论。非单调逻辑可处理信息不充分情况下的推理。20世纪80年代,赖特的缺省逻辑、麦卡锡的限定逻辑、麦克德莫特和多伊尔建立的nml非单调逻辑推理系统、摩尔的自认知逻辑都是具有开创性的非单调逻辑系统。常识推理也是一种可能出错的不精确的推理,即容错推理。

此外,多值逻辑和模糊逻辑也已经被引入到人工智能中来处理模糊性和不完全性信息的推理。多值逻辑的三个典型系统是克林、卢卡西维兹和波克万的三值逻辑系统。模糊逻辑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卢卡西维兹的研究。1972年,扎德提出了模糊推理的关系合成原则,现有的绝大多数模糊推理方法都是关系合成规则的变形或扩充。

现代逻辑创始于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早期,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数学中的公理化运动。21世纪逻辑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哪里?笔者认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将至少是21世纪早期逻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并将由此决定21世纪逻辑学的另一幅面貌。由于人工智能要模拟人的智能,它的难点不在于人脑所进行的各种必然性推理,而是最能体现人的智能特征的能动性、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活动中包括学习、抉择、尝试、修正、推理诸因素。例如,选择性地搜集相关的经验证据,在不充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尝试性的判断或抉择,不断根据环境反馈调整、修正自己的行为,由此达到实践的成功。于是,逻辑学将不得不比较全面地研究人的思维活动,并着重研究人的思维中最能体现其能动性特征的各种不确定性推理,由此发展出的逻辑理论也将具有更强的可应用性。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和逻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一方面我们试图找到一个包容一切逻辑的泛逻辑,使得形成一个完美统一的逻辑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地争论、更新、补充新的逻辑。如果二者能够有机地结合,将推动人工智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概率逻辑大都是基于二值逻辑的,目前许多专家和学者又在基于其他逻辑的基础上研究概率推理,使得逻辑学尽可能满足人工智能发展的各方面的需要。就目前来说,一个新的泛逻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那何不将“百花齐放”与“一统天下”并行进行,各自发挥其优点,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贡献。目前,许多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因素仍有待于解决,技术上的突破,还有赖于逻辑学研究上的突破。在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我们只有重视逻辑学,努力学习与运用并不断深入挖掘其基本内容,拓宽其研究领域,才能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人工智能的论文集合汇总六

ok3w_ads("s005");

罗兰·巴特曾言“作者之死”,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理论层面的思辨命题,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却是一个现实层面的技术命题。对于人工智能(ai)写作的焦虑,已不是杞人忧天。这就逻辑性地导出了写作的主体性(subjectivity)问题。人们不禁要问:作家还会具有文学写作的主体性吗?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的写作主体性?人工智能写作技术对写作主体性意味着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有三个判断需要阐明:一、人工智能写作必然会冲击作家的写作主体性,这个判断会愈发地被技术的不断发展所验证;二、人工智能不会具有写作主体性,只会作为人的写作主体性能力的延伸;三、人工智能技术为写作主体性赋能,并使得主体之间的写作能力边界发生“内爆”。

一、作家写作的主体性危机

人工智能如同一道技术闪电,打破了文学写作场域的平静,将既有的一切写作经验击得粉碎。作家作为一个职业或群体虽不会消失,但只有作家才能够从事文学写作的现实行将过去,作家的写作主体性将遭遇到根本性的危机。危机的根源是,作家写作的技术、情感、价值等层面,以及看似神秘和难以言传的写作心理,对于人工智能来说都不是难事。

危机的表层是人工智能对写作技术层面的解构。在人工智能写作之前,文学写作的技术问题还是“文学”层面的问题。但是,人工智能写作之后,文学写作的技术层面问题越来越成为“数学”问题。其大背景是,整个世界都在愈加地“数学化”,文学当然难以置身事外。数学化的世界不是突然袭来的,毕达哥拉斯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一切皆数,“数”是这个世界的本原。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诸如伽利略、牛顿、莱布尼茨、笛卡尔等思想家都以“数学”给世界“立法”。现代以来的自然科学更是将前人的“数学”思想付诸实践,使之充斥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整个人类经历了一番“数学化”之后,人工智能写作的出现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也表明文学也不过是一种“算法”。这种“算法”会不断地演进,直至超越人类的写作能力。文学一旦被数学运算掌握,文学写作在技术层面也就会被彻底解构。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技术热点。其标志性事件是阿尔法狗(alphago)战胜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显示了人类“最强大脑”面对机器的无奈。此事件激起了人类对人工智能的巨大關注,对人工智能写作的相关讨论也浮出水面。虽然人工智能写作作为一个“事件”,出场的时间是很晚近的事情,但对于人工智能写作的尝试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人工智能诗歌写作软件“auto-beatnik”,并开始尝试诗歌写作;1998年美国研制出了小说写作软件“brutus”,10秒钟就能够写作一部短篇小说;20世纪80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梁建章设计出了诗歌程序,福建诗人林鸿程研制了“电脑作诗机”,湖北的王舜用自己开发的软件进行写作。见罗先海:《人工智能与未来文学》,《长江文艺评论》20_年第5期。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孙茂松教授团队,历时三年终于研发出一套“九歌”诗歌系统。这个系统输入了30多万首唐诗作为其语料库资源,并通过计算机对这些诗歌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这个诗歌系统已能够掌握诗歌写作的“潜规则”,在这个系统的搜索栏里,随便输入一个关键词,就能够自动生成各种类型的诗歌,包括五言、七言、藏头诗,等等。比如输入“美人”一词,选择“七言绝句”,就生成诗歌如下:“美人何处不思家/杨柳青青水满沙/惆怅故园今夜月/东风吹落白头鸦”;同样关键词选择“五言绝句”,诗歌就自动生成为:“珠箔云鬟薄/春愁玉骨香/如何天外月/偏照妾心肠”。更具颠覆性的事件是“微软小冰”的出现。“小冰的现代诗写作能力,师承1920年以来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包括胡适、李金发、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余光中、北岛、顾城、舒婷、海子、汪国真等。经过6000分钟、一万次的迭代学习,目前小冰的诗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③ 张杰:《机器人写诗首开报纸专栏》,引自http:///n1/20_/0822/。微软小冰写作的诗歌,让人难以分辨是机器还是人的作品。如诗作《秋虫的声音》:“幸运将要投奔你的门上的时候/秋虫的声音也没有/你的眼睛的诱惑/在天空中飞动/像人家把门关了几天吧/我一个迷人的容貌/有时候不必再有一个太阳/把大地照成一颗星球”。微软小冰能在看到一幅图片后产生灵感,并写作现代诗,写作过程与人类极其相似。

目前看,人工智能写作的小说和诗歌,还没有达到作家所能达到的艺术境界。但按照技术的固有逻辑,技术层面的问题,都能够被技术的发展所解决。可是文学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文学还有情感和价值等层面,人工智能可以处理这些层面的问题吗?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本身不具有情感,不能够表达人的情感。诗人欧阳江河认为:“机器人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强大经验记忆、整合、筛选和随机组合,进行词语的无限组合,是缺乏情感和温度的。”③这个代表性的观点仍然是文学性思维的产物,技术的发展将对这种思维给予证伪。因为,人工智能通过计算“语言”就能够计算“情感”和“价值”等。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看,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语言学转向”,其认为我们面对的世界就是语言的世界,所有的问题无非是“语言”的问题。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表达的就是语言是人的最根本的存在方式。作家和人工智能处理的对象都是“语言”。文学语言和情感不是割裂的,情感需要语言来表达,文学语言是文学情感的实现,文学表达情感的方式就是语言。无论多么贫瘠的文学文本,语言中都带有某种情感。按此逻辑推演下去,人工智能既然能够处理语言,也就能够处理情感。

实际上,人的情感一旦在语言中实现,这个情感就不仅仅是个体意义上的情感,而是具有一般性的情感。试想,如果文学中的情感没有一般性那又如何能与他人产生共鸣?爱恨情仇哪种情感不具有一般性?如果说作家表达的是纯粹的私人情感,那就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情感。虽然情感处于纷繁多变的感性领域,但是也有一定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必然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换句话说,人的情感被把握在语言中,凡是现实的情感和价值都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那些不能被语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实际上还是一个潜在状态,还不是一种现实的情感和价值。也就是说,写作中的情感、价值、目的等,必然要在语言中得以实现,人工智能通过对语言的计算就能够加以把握。所以,作家作为写作的主体,在技术和情感等层面,都必然受到人工智能写作的挑战。

二、人工智能写作的主体性幻象

人们不禁要问,人工智能既然这样强大,会安于作为人类的工具吗?会不会有自我意识?会不会产生自由意志?总之,会不会取代人类的写作主体性,乃至构成人类的危机?这种担忧不是在今天才被提出来的,而是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就先行出现了。此类担忧早在科幻小说中就被强化了,典型的是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科学家创造的怪物具有自我意识之后,不再听从人的安排,处处与人作对,并给人类带来灾难。这种担心的集体无意识在《圣经·创世纪》就有所显现。受造物(亚当、夏娃)不再听从上帝的安排而自行其是,也就是具有了“自由意志”。偷食禁果实际是人类自由意志的经典隐喻。但是,人虽然具有自由意志,也不过是个“有限”之物。人不可能取代“上帝”。人和上帝的区别在于人有沉重“肉身”的时空限制。此外,人还有社会属性,还受到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规定,所以人是“相对”和“有限”的。

当代作家评论 20_年第5期

从逻辑上看,人不能取代上帝是因为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也恰恰在于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生物属性最为根本的规定性就在于人的“身体”。身体曾经一直被柏拉图已降的西方形而上学观念论所忽视。尼采就曾经激烈地反抗以柏拉图、基督教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思想对身体的贬斥。人的所有问题,包括任何理智和观念性的问题都不能脱离“身体”的规定。当然也包括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判断。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认为,“身体”和“主体”是不能分开的,身体就是主体,主体就是身体。任何主体都不能超越身体而存在。他提出了“身体—主体(body—subject)”概念,并用“身体化(incarnation)”理论来强化这个概念。从这个意义上看,人工智能没有人的意义上的身体,也就不能成为人的意义上的主体,没有主体也就自然没了基于主体(subject)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因为没有身体,便没有了基于身体的各种欲求,而这种欲求和理智一样,是构成主体性的基本要件。

除了身体的根本区别外,人还有庞大的“非理性”存在。人工智能对理智的部分(意识)是可以计算的,但是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意识只是整个人类心智的冰山一角,对庞大的无意识层面的存在,人工智能是很难计算的,因为无意识部分是不能或不能充分地“语言化”的,不能被语言化就意味着很难被“计算”,不能被计算就不能充分地纳入到人工智能的把握范围。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所有活动的最为原始的驱动力是人的“原欲(性欲、力比多)”,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受原欲的驱动,人类的所有文明不过是“原欲”的“升华”。人工智能只能对“原欲”进行某种计算,而不可能拥有。既然人工智能没有“欲望”及其“升华”,便也就无欲无求,无欲无求又哪里会成为主体呢?除了基于肉身的欲望外,人的另一个基本规定性就是时间性,也就是人“固有一死”。人既然在时间之中,就有生有死,才有海德格尔讲的“向死而生”。人只有面对死亡的必然性的时候,才有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价值的冲动和必要。人如果无生或无死,就没有创造价值的必要了。人工智能作为机器,其产生和消失都是人的设定,机器自身不会主动创造意义,即使有一天它能计算和模仿生死,那也只能是人的设定。

除了生理属性,人的社会属性也是人的根本规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关系总和。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这些都说明,人不是一个独立自存的生物,人是在种种社会关系中存在的。马斯洛也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食物和性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的需求全都是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展开的。从这些需求层次来看,只有作为主体的人才能够有这样的需求,而人的实践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着这些需求展开的。人工智能可以计算或模仿这些需求,但不会具有这样的需求。没有这样的需求就不会有基于这样需求的社会实践,既没有需求,又没有实践,主体性如何产生?写作的原动力如果没有,为什么还要写作?只能是在人的意志下的写作,人是机器从事写作的主体、原动力和目的。随着技术的加速进步,即使有像弗兰肯斯坦那样的机器怪兽,也不能说是机器具有了主体性,而只能说是人的主体性发生了异化后,通过机器实现出来而已。所以说,人工智能写作的能力无论多么强大,仍然只能作为“工具”,不能具有主体性,因为所有的主体性都是人的主体性。所谓人工智能的写作主体性只不过是写作实践中的海市蜃楼。所以说,人工智能写作只能是麦克卢汉所说的人的某种“延伸”,仍然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以及进一步发展,而不是对人的替代,因为它没有想成为人的必要、欲望和意志。

三、大众写作的主体性生成

在人工智能时代,作家的写作主体性和普通人的写作主体性边界发生了“内爆(implosion)”。“内爆”是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所阐明的后现代状态,“它吞噬所有关联的对立、结构的不同、冲突、矛盾,也破坏‘真理、‘真实、甚至‘能量”。〔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第121页,陈刚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_。这种内爆状态当然包括真实与“类像”、高雅与通俗、对立结构的崩塌,也在理论上前瞻性地昭示了“人的”和“人工智能的”边界日渐模糊。内爆在艺术领域的典型案例之一是杜尚惊世骇俗的作品《泉》,其实无非是一个小便器。当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参加艺术展览的时候,杜尚随随便便到商店买来一个小便器,只是在上面签上作品的名字“泉”。这在艺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争论的焦点是“现成品”到底是不是艺术?这在当时肯定遭到不解乃至嘲讽,但是杜尚认为,一件普通的制成品,只要能够赋予其新的意义,这个制成品就能够脱离实用,从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在人工智能写作之前,这种文化内爆的发生虽有技术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文化层面的因素。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写作主体性边界发生的内爆,其主要的动力因是技术。

人工智能写作争议的焦点恐怕和杜尚的《泉》具有某种同构性。也就是说,大众采用人工智能写作技术写就的作品,或者是在人工智能作品的基础上修改的作品,算不算自己的作品。如果算,那么著作权的问题如何解决?如果不算,但人工智能写作是向大众开放的,若将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归人工智能所有,人工智能的开放意义又何在?还有,人工智能是工程师的作品,著作权能否属于工程师?这样无尽地推演下去,著作权问题不会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终极答案。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杜尚的《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人工智能技术无论怎样发展,只要是作为技术,也就是处于工具地位,是作为人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写作工具。那么,只要这种工具是对社会开放的,无论著作权归属于谁,作品本身更重要,而不是纠结于是否是人工智能写作的作品。作品的文本要素作为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只看文本本身的价值,那些作品之外的要素得以淡化。也就是说,无论人是怎样创作的作品,只看作品本身,不管其使用的是何种工具,包括自己创作或使用人工智能。比如一个人用人工智能创作出了一部作品,只要其认同这部作品,无论其是否赋予或增减这部作品的意义,这部作品就可以是主体价值的体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写作主体不能把未经别人同意的,别人自己创作或利用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據为己有,并宣称是自己创作的。这就涉及到伦理或法律层面的问题了。

在人工智能时代,写作能力的差异将不会体现在技术层面,而主要体现在“目的”层面。体现人们“目的”的不同价值设定是决定写作差异的根本性要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的书写可能性进行赋权,写作技术(工具)的限制必然被克服。技术障碍克服以后,人们可以直接通达“目的”层面。这里可能涉及到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会不会由于人们目的设定的雷同,从而导致作品的雷同?也就是说,用同样的软件输入同样的关键词,得出同样的作品这样的情况。这种情况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即使在纯个人写作的情况下也是存在这种理论可能性的。理论上的逻辑可能性不代表现实可能性,作品完全雷同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人工智能写作中导致作品雷同的最大因素是条件设置简单,比如一两个字的关键词。但是即使是这样简单的关键词,同样的人工智能写作系统也很难出现完全雷同的作品,人工智能的算法会规避这样的情况。比如在“九歌”计算机诗词创作系统中输入关键词“中秋”,设置条件为“七言绝句”,点击“作诗”按钮,创作出的诗歌:是“中秋月色清如洗,半夜潮声冷似砧。万里江山无限意,百年风雨一沾襟。”同样的关键词,同样的条件设置,再次点击“作诗”按钮,创作出来的是:“风雨中秋月正明,孤灯耿耿照寒城。萧萧芦荻声声急,漠漠汀洲梦里惊。”这充分说明了人工智能写作具有规避雷同作品的强大算法。

任何写作主体性都是基于一定技术条件的主体性。在前人工智能时代,会写作和不会写作的人判然有别。在人工智能时代,作家和一般寫作者的边界正在积蓄着一场“内爆”,技术迟早会成为引爆的导火索。到了人工智能时代更是如此,已经从理论和技术上具备了人人都可以成为“写作者”的条件。先前,人的写作能力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构成人与人之间、阶层之间的鸿沟。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个鸿沟会被逐渐填平。写作就如同当下的识字能力一样,技术性壁垒和障碍正在逐渐消弭。先前的写作是特定人的活动,将会变成人的一般性活动。作家作为一种特定人群的写作特权会被严重削弱,从而向更多的写作主体开放。写作的主体性边界发生了内爆,内爆的结果不是写作的主体性不复存在,而是写作主体之间的边界不复存在。写作不再被垄断,写作主体性的大众化时代就要来临。

【作者简介】张强,博士,渤海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王超,渤海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周 荣)

相关热词搜索:主体性位移人工智能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人工智能的论文集合汇总七

近日,阿尔法围棋大战世界围棋冠军,并且以4:1的总比分获胜,有人为此担忧为此喜悦,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会带来许多问题。

人工智能会使人类变得懒惰,曾经有这样的一个预测,在几十年后或者几百年后,人类将回到原始人的形状,这一预测一出现即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我认为并不是没有道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工智能也越来越先进,人们将不用思考,不用工作,不用做饭,躺在床上等待机器人的服务就可以了,这不是使我们越来越退化了吗?就从现在来说,越来越多的app出现,使一些中学生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拿手机扫一下,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少,成绩上不去,人也变得逐渐懒惰了下来,这不是人工智能的坏处吗?

人工智能可能会造成人类文明的缺失人工智能越发达,人类思考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少,也许以后的世界是机器人上街买菜,机器人卖商品,到处都是机器人,而人们只留在家里不问世事,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房间里,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人类的沟通交流在哪里,我们人类的美好品质优良传统又在何处发展,该何去何从?如果外面的世界是机器人在交流,是机器人在活动,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应该称为人类的世界,而应该是人工智能的世界,人类文明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我们不应该再让文明缺失。

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社会的混乱,我曾经看到过一篇科幻小说,一群高智商的机器人在预谋成为人类世界的主人。并将人类成为他们的仆人,这不禁让人汗毛耸起。虽然是科幻小说,但它还是值得让人深思的,人工智能虽然是人类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谁知道人工智能将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会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呢。我们让机器人每天帮助我们干一些不想干的事情,谁知道哪天他就造反了,并准备改变世界了呢,所以说太过于依赖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许有好处,但人工智能的好处远远不如它带来的坏处,而且人工智能带来的坏处会给人类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

在人类智慧和人类智能的比较中,虽然人类智慧略逊一筹,但我相信人类智慧是无限发展的,而且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不加以好好利用,将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上一篇:2024年大一军事理论论文简短(九篇)

下一篇:精选人工智能的论文集合汇总(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