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国旗下的讲话范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来自高二(4)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月是故乡明》。皓月东出,三秋过半。明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在这里,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分子,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从2006年起,中秋节就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笔下流淌出许多关于中秋的诗篇。李白对月生情,咏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羁旅他乡,低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举目思亲,唱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望月怀远,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穿透时空,依旧触动着我们的心弦。因为,我们有着共通的情结——团圆。
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最亲近、最密切的亲人。中国人民向来重视家庭,珍视团圆。中秋节,便把父母与儿女,爱人与亲人,游子与故乡的心紧密相连。这一天,人们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四处飘溢着浓浓的幸福,弥漫着甜蜜的味道。无论身居何方,此刻都会同赏一轮明月,送上真挚的祝福。月是故乡明,彰显的就是家的力量。
同学们!我们正在筑梦和圆梦的征程上,暂时没有和家人团聚。但家人的支持,亲人的鼓励,就是最好的陪伴。让我们带着这份力量,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行稳致远。同时,我们也希望,海峡对岸的亲人们,能够早日与我们团圆,共享盛世!
中秋节,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想象与浪漫。因为,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体。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这种神奇的想象已经超出了地球的引力。皓月当空的中秋,寄托了中国古代人民对月亮神往,更是激发了中国人富有创造性的飞天梦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国力的提升,这已不再是梦想。从2004年开始,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祖国大地安全着陆,我们“绕”——“落”——“回”的月球探测目标有序完成。
同学们!中国人民在中秋之夜仰望的月亮,如今成了我们往来的邻居,中国的航天事业走过一段又一段新的里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开启了一页又一页新的篇章!这就是梦想的价值、奋斗的力量!
同学们,节日只有短短的“片刻”,但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情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为我们前行提供持续的动力,对个人如此,对国家更是如此。让我们在节日的熏陶之下,铭记中华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努力提升自我,实现民族复兴!
最后,再次祝大家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