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范文
20xx年xx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五市五区”总体目标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责任担当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为推动新一轮跨越发展贡献财政力量。20xx年,xx财政总收入xxx.xx亿元、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xx亿元、增长x.x%,20xx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x.xx亿元、增长x.x%。
一、财政工作总结
(一)确保完成财政收支任务。一是抓好财政收入。完善财政收入工作协同机制,加强财政、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收入运行监测、分析和研判,始终按照省与x市收入调控目标需求组织收入。积极培育财源,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及时兑现企业奖补资金,全年累计落实产业扶持资金x亿元,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财政持续增收潜力。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引导部门单位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并将争取情况列入绩效考核激励。累计获得各类债券额度xx.xx亿元,20xx年争取的债券额度比过去两年都要多。三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大力开展部门预算压缩工作,对一般性支出压缩xx%以上、三公经费压缩x%以上,对培训、会议、宣传费等项目支出压缩xx%以上。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开展了农产品供应链专项补助、校舍维修专项经费等xx个重点绩效评价项目,检查发现农产品供应链专项补助项目存在骗取财政资金现象,涉案公司已移送公安。
(二)加快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累计投入各类资金x.x亿元支持校舍建设,建成中小学、公办幼儿园项目xx个,共xx家新办公立幼儿园开园投入使用。提高教师待遇投入,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投入xxxx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实施中小学生健康午休工程。支持“双减”政策落地。二是支持文化及科技事业发展。安排科技经费x.xx亿元用于科技项目补助、x技术补助、科技创新平台补助及科技项目合作。加大科技宣传力度,科普活动专项经费达到人均x元以上标准。统筹财政资金保障清和书苑和其他八大城市书苑当年的开放运营。全年预算统筹安排省市补和本级资金xxxx万元促进文化礼堂建设和正常运维。扶持戏曲事业发展,鼓励戏曲表演团体积极开展艺术创作。三是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预计投入x.x亿保障虹桥、清江、城东等地建设区域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加大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提高至人均xx元。
(三)构建财政运行长效机制。牵头整合xx家市属国有企业,20xx年初组建成三大市管国企集团并挂牌运营。通过经营性资产注入、完善规章制度、新设公司等方式,推进国企市场化转型,三大集团新设的x家公司承接了xx个城中村项目、全域美等全市xx多个重点工程。积极拓展“浙政钉”等应用功能,成功争取“浙里报”“浙里垫”等数字化试点。实现政府采购网上交易、监管和服务一体化运作。财政电子票据改革覆盖率达到xxx%。实现全市xxx家预算单位支付电子化改革全覆盖。完成x家单位预算一体化改革中支付模块上线试点工作。加快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建设。积极开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成立xx市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核查审计工作专班。加强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修订完善市行政事业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办法,20xx年市本级财政可竞争性存放的资金全部实施公开招投标。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内控建设,20xx年x月底已实现浙政钉乡镇街道内控平台上线运行。
二、工作思路
(一)着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继续夯实财源基础。深化财税联动机制,积极谋划好20xx年的收支盘子特别是一季度的收入目标,力争开局良好。努力争取更多专项债,加快项目筛选力度,提高专项债使用效率,尽快形成有效投资。深入分析新一轮财政体制调整对我市财力的影响。二是坚决厉行节约减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放在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不低于xx%。三是切实增强预算刚性。全面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有关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批示精神,严格预算追加程序,严控预算追加,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二)助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一是贴心服务企业。进一步提升财政扶持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着力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招才引智等方面精准施策。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两直”政策,加快政策落地,最大限度释放惠企利民红利。二是支持城乡建设提档升级。发挥财政资金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加快缩小“三大差距”、推动“扩中提低”。助力中心城区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加大“三农”投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时落实市本级建设资金,为打造更为快捷畅通的城区内循环提供资金保障。三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完善民生保障长效机制,做好各项民生事业的资金保障工作,从“花钱买稳定”向“花钱买机制”转变,坚持把全市财政支出增量的xx%以上用于民生,将有限的财力集中花在“刀刃”上,保障好民生领域支出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三)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一是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将“三保”作为预算安排的重点,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同时合理把握民生标准。进一步加强预算支出进度管理,加快专项债券支出进度。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应用结合机制。二是坚守风险防控底线。密切关注并防控债务、社保基金、“三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等风险,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财政环境。加强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机制,把握全省政策动态导向,防范化解社保基金风险。三是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深化。继续深化专项资金改革,对各条线专项资金实行竞争性使用制。加快国企改革进程,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推动国有资本做优做强。细化完善公共支付的缴款渠道,以满足缴费用户的不同缴费需求。( wWw.850500.cOm 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