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部署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致力减负纾困,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把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实打实、硬碰硬,特别是疫情期间给企业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让利,重点是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六大困难行业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通过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方式鼓励出租人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将部分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xx年底,等等。落实上述减税降费政策,全市全年新增减负xx.xx亿元。大力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免收租赁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和财政出资企业房产市场主体房租xxxx.x万元,落实xxxx.xx万元引导xx家市场主体为xxxx家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xxxx.xx万元,为x.xx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x.xx亿元,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疫情防控设备物资生产企业融资、复工复产以及小微企业纾困等政策措施,创造性开展“疫情保障贷”“流动资金贷”“小微企业纾困贷”等政策性担保,累计向xxxx户企业提供贷款担保x.xx亿元。
(二)致力蓄势积能,精准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政策集成文章,落实落细推进基金机构集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实施市级提取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工作机制,支持开展百日餐饮消费惠民、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不动产权证消费券等活动,着力稳定经济运行。做好资源统筹文章,市级整合设立xx亿元高质量发展资金,全市争取中央直达资金xx.xx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xxx.xx亿元,财政出资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多渠道融集资金,有力保障了吉利汽车等重大招商引资政策兑现和火车站南广场片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基金赋能文章,发起设立总规模xxx亿元的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新材料子基金,在我市注册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品达到xxx支,总规模xxxx亿元,初步构建起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基金群,并依托基金平台成功引入优品车、师董会、智慧城乡冷链物流等优质项目落地xx。做好融资担保文章,市财政出资企业——xx公司成为全省第一家同时具备担保、再担保资质的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并获得省投融资担保集团xxx亿元授信,我市成为全省首个享受“四级风险分担机制”政策的市。
(三)致力补短兜底,持续加力保障重点支出。坚持诚挚为民情怀,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xx.x%,民生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全市落实疫情防控资金x.xx亿元,重点用于患者救治、设备和防控物资购置、疫情防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市级整合设立xx.x亿元的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xx特色板块,全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xxxx家。全市落实专项扶贫资金x.xx亿元,增长xx.xx%,市级继续安排x.x亿元支持重点镇村精准脱贫,全市x.x万户xx.x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市落实节能环保支出xx.xx亿元,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和环保“双罚”机制,全力支持打好蓝、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市落实教育支出xxx.xx 亿元,全面实施小学课后免费托管服务,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新改扩建中小学校xx处、幼儿园xxx所。全市落实卫生健康支出xx.x亿元,完善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政策衔接机制,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xxx元。全市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xx.xx亿元,提高x大类困难群体x项补助补贴标准,将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xxx元,不裁员或少裁员中小微企业稳岗补贴返还标准提高至xxx%。全市落实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x.xx亿元,继续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和落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支持举办齐文化节和xx麦田音乐节。全市筹集资金x.xx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x.xx万套、老旧小区改造x.xx万户,农村危房改造xxxx户。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支持引进大学生x万人以上,向xx个高端人才及其创办领办企业发放“人才贷”x.x亿元,数量和规模均居全省第x。
(四)致力改革攻坚,有效提升政策机制张力。推进功能区调整优化,按照财力匹配、权责对等原则,规范债权债务划分,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推动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匹配,支持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以下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完善激励性转移支付制度,推进教育、科技、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支出管理改革,设立总规模xx亿元、首批xxxx万元的技改资金股权投资暨直投基金资金池,变财政无偿奖补为股权投资;严格规范PPP项目管理,20xx年全市PPP项目签约落地率、开工率均居全省第x。深化绩效管理改革,启动实施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开展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完善单位自评价、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建立重大政策和项目全周期跟踪问效机制,并首次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财政评价情况。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指导出资企业突出市场化定位和导向,聚焦优化产业布局,出资组建xx公司、xx公司,xx公司,投资建设北汽(xx)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南部生态产业新城、创业创新谷等重大项目。
(五)致力强基固本,全面夯实财政运行基础。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建立完善税收保障机制,加大科技治税管费力度,财政收入形势逐步企稳回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降幅分别比上半年、前x季度收窄x.x个、x.xx个百分点,成为省内唯一实现税收比重提升的市,体现了市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厉行节约,按照能压则压、能减尽减的原则,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在年初预算压减的基础上,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再压减xx%,对差旅费和非工资非合同类支出再压减xx%,暂停一般公务用车购置,对无法实施的因公出国费用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全部收回,市级共收回各类资金xx亿元。提升资金使用效能,对超过x个年度的中央资金、超过x个年度的省级资金、当年市和区县结转结余资金以及部门单位实有资金账户财政性资金全部收回,全市共盘活存量资金xx亿元。用好直达资金,对争取的抗疫特别国债和特殊转移支付资金,全部分配区县,建立实行实名制管理和全过程监控,做到了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直达民生。兜牢“三保”底线,将“三保”工作纳入市对区县考核范围,实施市对区县 “三保”预算审核机制和工资专户制度,强化对区县的转移支付,完善“三保”实时监控和风险防范机制,全市未出现“三保”支付风险。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修订债务风险防控应急预案,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全过程监管机制,严格限额管理和举债审批制度,有序化解隐性债务,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依法接受监督,全面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市人大财经委审查意见,认真承办人大代表建议xx件、政协委员提案xx件,依法公开预决算信息,主动接受各界监督。
二、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
(一)突出财力保障,加快推进发展型财政建设。聚力收入蓄能,结合功能区划调整优化,建立财源质量优化和财政保障能力提升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高质量发展,带动高质量增收,实现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聚力债券积能,坚决做大项目储备规模,精准策划、完备手续,有针对性地做好申报发行,确保新增专项债券规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聚力市场赋能,探索实行土地综合片区开发等差异化融资模式,推动xx公司向“融、投、建、运”一体化的城市综合运营商转型,整合区域金融、类金融资源做大做强财金集团,提升投融资特别是产业投融资能力,推进新经济培育。
(二)突出平台思维,加快推进资本型财政建设。打造用好基金运作平台,扩大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规模,加大“四强”产业和新经济领域投资力度,实现基金与实体经济融合互动。打造用好融资担保平台,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运行机制,加强担保产品创新,拓宽合作渠道和担保覆盖面,以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打造用好股权投资平台,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构建与财政奖补、基金运作的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聚合效应。打造用好会展平台,适时举办科创产业高峰论坛等载体活动,支持师董会在我市定期举办全球峰会论坛,推动形成常态化培育、聚集、链接、配置高端资源要素的会展机制。
(三)突出兜底保障,加快推进民生型财政建设。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财政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增强民生政策可持续性。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机制,以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集中资金资源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紧迫的操心事、烦心事,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坚持兜牢底线,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增进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化民生资金管理和绩效管控,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老百姓身上。
(四)突出资源统筹,加快推进绩效型财政建设。加快完善新旧整合、上下联动、内外衔接的财政资源统筹模式,分领域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整合设立市级科技创新发展、新经济发展等领域专项资金,充分释放财政资源的引领效应。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彻底取消低效无效的政策项目,停止安排政策目标不明确的项目,清理规范过高承诺、过度保障的支出政策和项目,集中资金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推动支出压减重点由一般性支出向项目支出转变,着力向存量要效力。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加强事前绩效评估,严格绩效目标管理,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五)突出底线思维,加快推进法治型财政建设。突出依法治税管费,既把该减的减到位、该降的降到位,又把该收的收足收齐,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中的优先位置,压紧压实区县主体责任,加大对财政困难区县的支持力度,严守“三保”底线。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快完善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落实落细常态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全面落实养老金缺口分担、考核奖惩机制,依法推进企业职工应保尽保,努力做大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规模,划转部分国有资本补充社保基金,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wWw.850500.cOm 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