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习录》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传习录》读书笔记1
读《传习录》,看到王阳明论孝。“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忍不住拍案。
以前读不懂,现在明白了些道理,再来读,嗳!简直痛快。
想起一事。
曾经和某君聊天,他对成家立业之后仍需父母不时接济一事耿耿于怀。“愧对父母,让他们失望了。”他内心有深深的自责和恼火。我试图劝慰:“父母的心原本是为了你过得更好一点而已。”某君反问:“若是你的父母觉得你生活有困难,给你接济,你怎么想?”我不假思索:“那是因为父母爱我呀!”父母爱我,他们所做的都是他们愿意做的事。我爱父母,所做的也是从自己内心深处自然发出的考量。这之间,不求回报,也不需要愧疚。
所以王阳明说:“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
所谓去人欲,存天理,是希望我们内心遵循的是纯粹的爱,而不是各种回报、报答、回馈,只有这样,内心才没有矛盾。内心没有矛盾,就不会在做事的时候出现一个相反的想法来消耗自身的能量。
难道不是这样吗?做一件自己内心深处反感的事情,会让人感觉疲惫不堪。而做一件身心都愿意接受的事情,则会有无尽的动力和持续的毅力。
无论是王阳明时代的孝亲,忠君,还是现在过好当下的生活,都是这个道理。
别让自己内心充满矛盾。别让自己消耗自己。
《传习录》读书笔记2
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
本章中讲到孔子为什么把伏羲、黄帝、神农之书也在《六经》中予以删掉了呢?徐爱认为在类似于《三坟》之类的书在现世的国家治理还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为什么孔子把它们都删掉了?
王阳明说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即使流传下来,会因时代的变化逐渐不合时宜。社会风气日益开放,文采日渐兴盛,世道沧桑,周朝末年时要恢复夏商时期的淳朴风俗已经不可能了,更遑论尧舜时的世风了。
太古时代的伏羲、黄帝的'世风就更不可能挽回了。各国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尽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遵循的天道准则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因时施政,因此制度政令都会有有所分别。夏商时期的政令在周朝实行就已经不合时宜得了。
王阳明先生认为治国的制度要因时因地来制定,以使政令顺民心,使之得到切实地贯彻执行。因时政治是巩固政治的一个基本原则。
因此圣人执政,法律与时代一起变动,礼制与习俗一起变化。从上古至今,朝代更替,时代日新,社会制度也随之变换,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却代代相传,弘扬光大,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则是民族之魂,是时代不变的“理”。
由此可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一个启示:现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还在沿用旧的企业管理模式、制度来经营管理企业,可能会有不合时宜之嫌。要因时因地来制定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就像那个不变的“理”一样,用中华传统文化武装企业,遵循规律,创造顺民心,并得以切实贯彻执行的企业管理制度。
《传习录》读书笔记3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義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这段对话很经典,王阳明和朱熹隔了几百年的时空在书里辩理。爱是王阳明的一位大弟子,名为徐爱。朱子是朱熹。他首先挑了朱熹的代表作《大学章句》里的一句重难点,抛给了自己的王老师,然后自己拿起了笔开始记录手撕现场。
这里其实缺少上下文,因为这种学术级别的古人在讨论时,经典原文早已烂熟于心,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而对于我们现代人就有点苦。手打有点累,出处请诸君自行百度。这里朱熹说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其实指的是他在《大学章句》中所要表达的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格物致知。朱熹认为事事物物都有自身的定理,要求人看清事物本身的特点,从而去学习其中的道理。这是不是很像诸君在政治中接触过的相关重点句?这思想很正确呀。
此时我们在写论述题的另一句开头语又冒出来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阳明在少年时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他决定去“格”竹子,弄清竹子中蕴含的规律道理。然后,他用近乎于打坐的方式盯着竹子,边看边想竹子的道理。结果…在看了七天七夜后,支撑不住,病倒了。竹子没看懂,自己还深受其害,王阳明从此开始怀疑程朱理学的真理性。
文中王阳明这里并没有说朱熹是错的。而说这只是義外(義用繁体,个人喜好,见谅)也。这个“義外”,出处在《孟子告子篇上》:食、色,性也。仁,内也。義,外也。这里的这个“外”字不是旁门左道,更不是指错误,而是指每个人的内心之外。
先回头看,关于“格竹”之事。想必有诸君会想,此人真傻,何不先看看相关专业书籍或者问问内行专家,看完有不清楚的地方在结合实际去竹林弄懂即可,效率又高。问题就在于此。所谓“先看看相关专业书籍或者问问内行专家”,其实是要求个人要寻找正确的学习渠道。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自身认知能力不同,对于“正确的学习渠道”的理解是存不同的,这本身算是一个悖论。
为了解决这个因个人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朱熹主张“事事物物皆有定理”,须“外心以求理”。即世间万物均有其内在规律,若要理解事物的本质,首先需要抛开内心所思所欲,以上帝视角将这个事物的内外看清楚后,再将这个绝对客观正确的所知反馈给内心,方为正心诚意,即“事事物物上求至善”。朱熹的这个观点,和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有相似之处,均要求个人首先追求的是顿悟,即所谓先顿悟而后修行。王阳明按这个办法去做了,结果失败了。在此后数十年的军旅仕途中,他从怀疑到确信,朱熹之言,虽绝对正确,但绝对做不到。做不到的真理,即是虚无。
王阳明给出自己的见解: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一处便是。《大学》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关于至善,王阳明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敲黑板):至善是心之本体,即是说这至善是取决于每人自身的修为道行。练修为的办法:“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端正态度后、尽自己所能修行到极致即可,这个极致又是由你自身的本心变化决定的。“然亦未尝离却事物”,修行到最后,效果还是要看具体事物的结果。
有的同学考英语四六级,连考3年,终在大四的上学期考过了四级。是因为背单词做练习需要三年的时间吗?不是,而是到了大四上学期,狠下了心认真复习了3个月。这个备考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强的吗?不是,而是自己对待考试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而后醒悟自责,要是以前再努力一点,就考过六级了。
那么,这三年时间本身能不能缩短?不能,因为该同学需要经历这三年的时间不断修正自己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大三下学期在招聘会上被冷遇,也可能是心爱的人离开自己,也可能是种种遭遇的积累效应,皆有可能。那么对他而言,考过四级,就是他历经三年修行达到的极致。对这位同学而言,他今后的英语水平,肯定不止于四级。但首先,他应该先接受这个修行三年得到的善果,而后,以正确的态度继续向前;如果他只是一味的自责后悔,那么意味着这三年还不够。而正确的态度来源于德行与操守的修行——至善是心之本体。
与六祖慧能相对的,是其师兄神秀写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星君以为,这句比较贴合王阳明之观点。顿悟修行是理想,渐悟修行是足下。
《传习录》读书笔记4
近一周阅读王阳明的传习录,似懂非懂,主要做一些摘抄,也作部分回顾。
书的封面上写着这么一句话: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从这句话出发,这本书可以理解为何以立志以及立什么志。初读这句话的时候,就想起来开始上学之时,尤其是到了中学时代,老师们时常会做这方面的引导,例如让大家写下座右铭、学习名言警句、问大家长大以后想要做什么或者成为什么样的人,至今仍然记得小学三年级初登泰山之巅时的愿景。还有一次记忆深刻的事情,高中一年级的某个下午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她给儿子取了个名字让人无法忘记:杨上草原)让大家挨个站起来或者到讲台上说一下自己的理想,有人说要长大了要成为一名教师,有人说想去意大利看看,我说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站到世界杯球场上感受一下万人欢呼的氛围。马上也就到了卡塔尔世界杯时间了,去到世界杯现场的理想还要再等等了。理想、志向,于我来说特别重要,一直伴随着我读书的过程,带来坚持和不服输的决心,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其中多多少少含有冲动或者盲目的部分,无论如何还在路上。
广为熟知的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