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3岁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三岁的孩子开始出现第一逆反期的.这个时期他们有对事物的看法,所以不会像3岁以前听从父母的话。那么,3岁的孩子怎么教育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3岁孩子应该怎样教育,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3岁孩子怎样教育
一、加强早期教育:
①语言:鼓励孩子多说话。通过玩具、看图说话、讲儿歌等促进语言发展。多给孩子讲故事。与孩子说话时,态度应和蔼、亲切。
②运动:通过游戏、模仿操、拿笔划道道等活动,促进孩子肢体大运动和精细运动。
③心理:家庭气氛和谐,孩子做错事时以理教育,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激发向上的心理。
定期健康检查,预防疾病。
预防意外事故:家中的电源、热源等易引起幼儿外伤的设施应放置在孩子不容易拿到的地方。
做好计划免疫:此期应进行百白破类毒混合制剂的强化接种。
二、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指3~6岁。学龄前期儿童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神经心理发育迅速,精细动作发育接近协调;语言、思维、想象力日渐成熟。此期的孩子不仅会自己穿脱衣服,书写数字,玩精细玩具,而且好奇心大,喜言多语,多动。如饮食无规律,吃零食过多,则影响营养的摄入与吸收,易患贫血、厌食、营养缺乏等疾病。
(一)保健要点:
1、合理膳食:食物应多样化。定时进食、少吃零食,不挑食,甜食和冷饮食限量摄入。
2、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有极重要的作用,该期的教育为入小学好基础。学前教育包括:学习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及品格、毅力的培养。
3、合理安排日常活动:保证充足的营养、睡眠。多进行户外活动、游戏等。家长应培养孩子正确的坐立、书写姿势。看电视的时间不过长,每看半小时到1应休息一下。
4、定期健康检查,按时免疫接种。每半年到1年检查一次,家长应带孩子到指定的社区医院进行血压、龋齿、视力、吃力、贫血的检查有异常及时矫治。
5、预防意外事故。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少有主观感觉疲劳,而对外界环境的危险因素的危害意识不到,因此,外伤,药物、毒物中毒,交通事故的情况相对较多,家长及保育人员应教给孩子交通安全知识,如不要在大街上玩耍,穿越马路要有家长带领,应注意躲避汽车、自行车等知识。家中的药物及不能食入的有毒物品(蟑螂药、老鼠药)应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二)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
1、允许宝宝撕东西、揉东西
1~3岁左右的孩子,脑海中开始浮现物体的形象,对创造东西的游戏逐渐感兴趣。但此年龄段的宝宝,小肌肉发展还是很有限的,手指也不太灵活,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常常跟他所想的不符合。父母可先教他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撕纸或把纸揉成团,这不仅能培养他的手指灵活性,还能发挥其创造力。
2、正确对待宝宝的提问
1-3岁宝宝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越来越强,会经常反复地问“这是什么”、“怎么回事”等等,有时甚至会问一些连父母都非常为难的问题。宝宝好奇、好问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宝宝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也是他善于思考的表现。……
从小给孩子制定严格的标准,规范孩子的行为,真正做到明是非,懂道理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严格要求、奋发向上、乐观自信、规范行为,明辨是非的目的。具体做法如:1.让孩子知道学校的规定都是有道理的,即使存在缺陷也是在不断完善中,所以作为学生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做遵守纪律的模范。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业完不成是一种渎职行为,所以在完不成作业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强制不允许看电视、上网,没有商量的余地,其实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也就习惯了。3.教育孩子要有感恩的心,让孩子从小感谢社会,感谢老师,感谢家长,感谢同学。例如:孩子小学毕业后我请小学老师吃饭,小学六年都没有请过,老师不理解。我和老师说我请老师的目的不是我感谢老师,因为教好孩子是老师的职责。而我的目的是刻意培养孩子有一棵感恩的心。4.我们在制定标准,规范孩子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让孩子参与,这样就会增加其主动遵守的自觉性。
三、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心态
1.蹲下去.
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2.走过去.
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不愿做他们做朋友.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责备.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我开家长会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大家关上手机,认真的听两个小时;如果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你有什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八九个小时,不说学习,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们有哪位家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
我与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我从不责备他,当然有问题的时候,我只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与小孩的关系很好,他也很乐意向我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探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这样做当然不够.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要抽出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活动.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所以要想小孩与你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与他成为朋友.
3.放开手.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怎么造成的呢?还不是我们大人们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给他代劳了,他用什么来锻练自已的能力?而我们往往却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说相互促进性。我的小孩从三岁起就开始自己穿衣,平时的日常生活的一些事务全部由他自己独立完成。到现在,他自己洗衣,自己做饭(我们值班的时候),自己清理房间,自己收拾学习用品,等等。所以,他的动手能力很强,说实话,有时候,作为父亲,我都很祟拜他.比如,他做的手工之类的作品,简直太有特点了,可以算得上是工艺品.这些我都收藏着,他不在家的时候我就拿出来欣赏.再举一个例子:儿子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早上上学没有带作业本,我也不作声.结果那天被老师罚了站.回家后,他责怪我为什么不提醒他,我说,自己的事自己做.从此,他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质表现在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劝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4.多鼓励.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鼓励的.我想这一点家长们都知道.关键是如何鼓励,以什么方式鼓励,在什么时候鼓励.这些家长们未必都十分清楚.这里有几个误区:第一,一味地强调物质鼓励.小孩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第二,不适当的鼓励.有些家长机械地认为,提倡鼓励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样,都是一样的鼓励.到最后,可能你的鼓励对你自己而言都没有什么公吸引力.第三,从来不鼓励.认为严厉可以让小孩更好的成长.
我在教育小孩时,也用鼓励,但我从来不盲目,我总是结合提要求来进行.比如,某一次的作业比上一次做得好,我会说:不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呀,看来你这这段时间还蛮下功夫的;不过,字如果写工整一些,可能给人的印象会更好一点.过几天一看,他的作业果然有了变化.这说明鼓励起了作用.至于物质的鼓励,我一般选择为他买一些学习上的用品.这些东西我先不急着给他买,等他有了一定的成绩的时候,我就说,我看见你们班上好多同学都有了,想不想要一个?这样就把鼓励变成了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让小孩感觉不到你是在用物质的东西鼓励他.否则就会养成他功利性的思想.举个例子:初一刚开始,小孩班上很多学生都买了文曲星.他回来说,他也想要一个.我说,知道文曲星是干什么的吗?他说,查单词的.我说,查单词的东西多得很,不一定要文曲星呀,比如字典什么的.小孩没有话说了.我知道他心里非常想,但我不急,因为我知道他们同学大部分是用文曲星玩游戏.后来我说,这样吧:我给你借一个,你先试用,如果你让我知道文曲星比其他东西更有利于学习,或者让我看到它在你学习上的作用,我就买.结果他期末考试英语年级第一(满分).你知道他怎么学的吗?别人用文曲星玩游戏,他的玩法不同.他把学过的单词按照二十个一组输入文曲星,然后有时间就拿出来考考自己.一批记熟了,再输另一批.我说:好,方法不错,文曲星有作用,明天给你买个好的.
5.给自由.
一般地说,自由的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戴着镣铐跳舞对小孩来说未免太过于严格了.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由于生理心理年龄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尤其是13-18岁的中学生)、更多的个人自主权.因此,家长除了不能一一代劳他的日常事务之外,更要学会尊重他的自我空间,给他一定的自由选择、自由安排的时间和权力。不要以为处处为他设想、处处为他安排的做法,他会买帐。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偷听小孩的电话,盘问与小孩交往同学的情况,控制他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比如晚上小孩学习时时不时地过去看他做什么)等等。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小孩隐私的干涉、是对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伤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这时,再来挽救恐怕就很麻烦了。
3岁孩子怎么教育?顺着宝宝的心理发展进行教育,加强早期教育,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孩子教育心得
有些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发现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其实这很有可能是父母的责任。父母需要做好榜样,正确引导孩子语言表达,才能获得一枚“爱说话”的孩子。
孩子迟迟不说话?很有可能是父母的责任
在育儿烦恼上,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太会说话”,这个“不会”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说话晚,磕磕巴巴不清楚”,另一种是“不怎么说话,教一句说一句”。
婴儿的语言发育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从最早的“哇哇”大哭,到“咿呀”发声,直到三岁左右,才能大致掌握所有主体语法,而且这个年龄孩子的语言表达一般都能比较清晰明确,和别人沟通交谈基本没有障碍。
那为什么在这个阶段当中,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比较晚,有的孩子会说却惜字如金呢?或者除了跟家人以外的人都无法交流呢?其实,孩子说话早晚,说得好不好,除了基因决定了孩子的个体差异之外,家长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是影响很大的。
1、拒绝半截子“叠字”
知名的育儿专家张思莱医师和崔玉涛医生都宣讲过,我们应该正常的和孩子对话,所谓“正常”,就是我们平时和别人是怎么表达的,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的。
很多家长在对婴幼儿说话的时候,都喜欢嗲声嗲气的对孩子说“叠字”,例如“吃饭饭”、“睡觉觉”、“听话话”、“回家家”。究其原因,这是宝宝刚学会单词的时候发出来的,大人觉得可爱而模仿起来,希望能拉近孩子的距离和博得孩子好感而演变的,这样做反而成了孩子错误的示范。
于是,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接受的一直是这样“半截子”的说话方式,等到孩子一两岁了开始具有社交意识的时候,发现除了父母大家都不这样说话,造成的结果就是:别人说的和我不一样,内容变得不懂,然后不太敢开口,再让孩子重新学一遍大人的语言,时间上就让孩子开口更晚了。
所以,从一开始就用正常的说话方式去和婴幼儿交流,对于孩子来说,“饭”和“饭饭”其实从语言的理解使用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差异,正确的语言示范才是正确的交流开始。
2、多描述周边事物以示范新词的表达
如果小区里谁家孩子说话说得早,一定会有很多的爷爷奶奶羡慕的夸奖“你们家的孩子真聪明”。其实我并不赞成夸奖孩子“聪明”,似乎这个词就完全把孩子学习语言过程中父母不断的教导和孩子的努力练习就全盘否定了。
再聪明的孩子,如果不是父母持续性的在耳朵边上不停的.去说,没孩子自己的模仿训练,他也不可能会自己张开说出话来。
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和他讲话,讲不同的内容,例如走在路上,就可以抱着孩子的时候不断的和他聊天,“你看,蓝蓝的天上有两朵白云,路边有绿色的小草和红色的花,远处那辆黄色的公交车开过来了,很多叔叔阿姨在站台上等着准备上车……”诸如此类,家长从描述身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开始,正确示范语言的用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也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许多新词汇。
不要太在意这些话孩子此时是否能听懂,长期身体力行的坚持描述表达语言,孩子在不断接收过程中,就会逐渐听懂,日后孩子在语言表达上就一定会明显优于别人。
3、孩子的咀嚼能力也会影响说话
这一点可能很多家庭会忽略,但其实辅食的增加也会对孩子的语言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咀嚼食物能锻炼咬合肌,和说话要用的肌肉基本是一样的。
正常情况下,孩子六个月龄就开始添加辅食,辅食的添加也应该遵循从稀到稠,从软到硬的这样一个过程,过早的添加过硬食物也会破坏咬合肌的正常发育。
但如果一直给孩子吃过软的食物,也会导致孩子的唇部得不到锻炼,孩子就无法掌握牙齿和舌头的配合,便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导致吐字模糊不清,从而影响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所以科学的遵循辅食的添加规律,不仅有利于孩子脾胃的健康发展,也能让孩子的发音更加标准清晰。
4、尽可能的让孩子多开口说话
现在很多家庭是一个孩子,所以有足够的人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很多情况下孩子都不需要说话,努努嘴或者用手指一下,家长马上就把孩子要的东西送到手边,从而大大减少了孩子开口说话的机会。
可是所有的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孩子开口越少,自然说话的能力越低。
所以父母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的给孩子练习说话的机会,哪怕孩子想喝水,即便你从他的动作表情知道了,你也一定要问他“你是不是想喝水?口渴了吗?告诉妈妈你要水杯喝水”。这样就会让他明白“渴”、“喝水”、“杯子”之间的联系,或者示范的说“妈妈,我想喝水”,鼓励他自己表达出来,这样才有更多练习说话的机会。
5、统一的语言氛围
尤其有老人的家庭里比较容易出现这种问题,老人习惯说方言,年轻父母又想教孩子说普通话,这就造成给孩子说话都是混着方言和普通话。如果双方老人不是同一个地方的,那就更是几种语言组合在一起。
这样的语言环境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更加迟迟不愿意开口。
所以家庭成员之间最好能有一个约定,即便彼此之间不用普通话交谈,那么至少大家在对孩子说话时也要尽量做到语言统一,让孩子在最初语言习得的环境中有一个相对单一的语言氛围。
6、不要代替孩子说话
在生活中还能经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在孩子开口前父母已经抢着把孩子要说的话说完了。
例如和孩子聊天,“你今天去什么地方了?玩什么好玩的东西了?”往往孩子还没张口,身边的妈妈就抢在孩子前面说“你告诉阿姨,我们今天去公园了,玩滑梯了”。又或者经常给孩子说,“你说‘爸爸,我要画飞机’”,“告诉爷爷你想吃饼干”。明明孩子有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表达方式,却变成了“教一句说一句”,看似是在教孩子说话,实则完全就是“传话筒”,除了不需要经过脑子的重复说一遍,根本没有给孩子任何思考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就习惯了被替代说话,孩子又怎么会自己说话表达呢?
孩子语言发育如何,在怪孩子前,请家长先反思自己的行为吧!
我们不需要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说话早,也不需要抱怨自己家的孩子“不太会说话”。在“别人家的孩子”伶牙俐齿的背后,有着“别人家的父母”对语言启蒙的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的作用,是可以直接体现在孩子的行为能力上的。
只有持续性的做好榜样正确去引导孩子语言表达,才能获得一枚“爱说话”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