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校本教案音乐欣赏《二泉映月》教案(3篇)
《二泉映月》以凄苦哀怨的音调,叙述了阿炳一生颠沛流离的悲苦遭遇。一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引子,接着作者的感情由沉思到感慨以至怒号那血泪的控诉,使听者无不为之动容。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小学音乐校本教案音乐欣赏《二泉映月》教案(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篇一:《二泉映月》教学案 篇一
《二泉映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它生动地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文章真挚感人,曲子所表达的意境和内涵丰富,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内容真挚感人,语言生动优美,意境高雅深远。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一是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二是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词句的意思,学会欣赏、感悟课文的精彩语段;三是引导学生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与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但是,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怎么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烈烈的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悟透,以获得真真切切的情感熏陶,成为本课的设计理念。
一、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
1、通过校园网、互联网自主查寻收集资料,了解有关阿炳曲折身世、情感经历及《二泉映月》创作环境、创作过程、曲风、表达情感等方面知识。
2、利用网络进行拓展性学习,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民乐及二胡曲的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二泉映月》网络教学,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网上阅读能力,想象推理能力和归纳抽象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的理解,感知旧社会黑暗、封建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社会的幸福。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3、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网络学习的兴趣。
4、培养学生能积极利用电子举手和学生、老师交流,积极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二单元《二泉映月》一课。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词句的意思,学会欣赏、感悟课文的精彩语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与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解决措施: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对于阿炳及《二泉映月》创作背后这未知的故事有着非常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阿炳生活在新旧社会交替时期,学生对他生活时代的环境有关知识知之甚少。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对阿炳及《二泉映月》的认识基本来自于课本,缺乏全面、完整的认识,缺乏生活体验。
课本中有关阿炳和二泉映月的知识介绍得并不多,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本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也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也促使教师不能不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去寻求更广的知识空间,而网络为学生的拓展性学习开辟了新的天地。
本课的研究性学习重在让学生借助internet网,使学生跨越横在师生之间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理解中的鸿沟,在密集的信息和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 拓展信息渠道,加大信息交流,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中注意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探求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对自身的学习活动初步进行自我调控、自我评价,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实现元认知潜能的开发,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教是为学服务。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有关阿炳和二泉映月的知识极其有限的特点,为了充分拓展学生视野,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网络优势。我准备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享受资源库中的充足资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取长补短,解决疑难问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将引导学生在质疑问难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学习,小组讨论的方法,掌握更多关于《二泉映月》的知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自觉地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习惯。
教法设计: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巧妙地利用现代教育音像技术,让学生观看avi小电影,通过看二泉的画面,听画面中的音乐,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初步感知二泉的古朴风韵。
2、明确要求,网上学习。这一个块面设计中,包含着两个内容:(1)、网上学习课文内容。(2)、网上学习主页内容。
3、自主探索。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网上学习提出问题,由学生小组学习讨论解决,要求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要求后学生各自操作计算机自主学习,并完成网上的练习。
4、协同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组协同学习。组长搜集问题,组织讨论问题,然后全班交流。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的网上阅读能力、想象推理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锻炼与培养。
5、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全班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协同学习,开展小组讨论,经小组长的提炼后在全班汇报。集体汇报交流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5、总结全课,拓展提高。
五、教学媒体设计
本网页设计时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本教材的特点,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本课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交互灵活。本课件利用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实现,设计制作了网站《二泉映月》,并在网站中设计了以下几个部分:走近阿炳、自学天地、课文朗读、乐曲欣赏、课外拓展。让学生通过浏览网页,对阿炳是人生和《二泉映月》的风格曲调、课文表达情感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教师利用网络教室的监控、电子举手、网上讨论等功能对学生进行指导,如网上提问、讨论、交流等,并参与学生的研讨,及时给予指导。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篇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
的语句的意思。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
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一年的中秋夜,小阿炳跟着师傅来到二泉边赏月,可是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似乎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此时的阿炳与小时侯有些什么区别呢?(眼睛失明、恩师去世、生活困苦,卖艺度日)
此时,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声拨动了饱受穷困和疾病折磨的
阿炳的心弦。看,他用颤抖的手操起了琴弓;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畔回响起来了。
2、听二胡曲《二泉映月》。
3、阿炳用心演奏音乐,你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首名曲所体现的内容和意境?(第五自然段)二、指导第5自然段
1、指导朗读
(1)好,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一小节。(指名读)
(2)在这首曲子中,它的旋律是一样的吗?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①“起初琴声委婉连绵……缓缓流淌”这里应该读出舒缓抒情的语调(女生读)
②“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进入了高潮”(高亢、激昂)(男生读)
③“月光照水,……恬静而又激荡。”(乐曲恢复了平静,语调变得平缓)
2、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跟着音乐感受这乐曲不同的旋律,读好这几句话。(配乐读)
3、我们都知道,一篇文章往往能反映出作者内心的世界,丰富的情感;同样,一首曲子也是如此,那么在这首曲子中不同的旋律,表现了作者的哪些不同的情感呢?
①(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在怀念……在思索……)
②(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抒发了……)
4、乐曲表现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现了他对音乐和生活的爱
“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
(引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三、精读其余部分
1、过渡:
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样内涵丰富,动人心弦的乐曲?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1—4自然,找一找,划一划,看看阿炳“积淀以久的情怀”从何而来?(小组讨论)
例:(1)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第一自然段)
(2)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第三自然段)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3)对生活的穷困和疾病折磨的哀怨;(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卖艺度日)
(4)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2、琴弦即心弦,琴声即心声。正是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作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再一次感受阿炳复杂的情怀。
(配乐读四五小节)
3、这曲《二泉应月》让人充满遐想,这篇课文也让我们感受颇多,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项在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出示小黑板)
a音乐委婉抒情,夜深人静,泉清月冷,阿炳仿佛正坐在泉边沉思往事;b琴声很凄凉,好像看到了阿炳流落街头、卖艺度日的身影;似乎听到了阿炳在愤怒质问:人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平?c仿佛感受到了阿炳的刚直顽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结束语:
(播放音乐直至下课铃声响起)好,同学们,铃声虽已响起,但琴声却仍将延续。二泉映月也是阿炳一生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悲惨命运的抗争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首不朽的乐曲吧,再次有感情齐读课题——二泉映月。
板书:
5、二泉应月板书设计:
委婉连绵
升腾跌宕
舒缓起伏
恬静激荡
篇三:《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启读,转轴拨弦三两声
1.欣赏音乐,初读课题
(1)同学们,袁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二胡曲,猜猜是哪首?想听吗?听的时候老师希望同学们不仅要用耳朵听,更要用自己的整个心灵来听这首曲子
(2)告诉老师,这是什么曲子?
(3)出示课题,齐读
2.二读课题,质疑问难
师述: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篇与天下第二泉、与音乐有关的课文再读课题看着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同学们,为什么一位民间艺人,一位双目失明的艺人,一位苦难一生的艺人能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不朽的作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炳,走进他那艰苦的创作历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设计理念:抓住课题这一命脉,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教学一开始便热气腾腾】
第二板块:点读,未成曲调先有情
1. 自主阅读,初步感知
一读文本,读通带着读课题引发的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初步读懂由课题引发的问题,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读文本,读准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力求读准确、读流利
2. 认读词语,提升理解
师:刚才同学们都用心去朗读了课文,读得非常好相信大家的预习也准备得十分充分,老师来考考大家,准备好了吗?(出示词语)
倾听 月光如银 委婉连绵
倔强 月光似水 升腾跌宕
激愤 静影沉璧 步步高昂
搀扶 月光照水 舒缓起伏
积淀 水波映月 恬静激荡
师:谁有信心把它们都读准了?
出示第一竖排:这是一组难读的词语,让我们开火车读吧(注意倔强的读音)
出示第二竖排:刚才难读的词语同学们一下就解决了,相信这一组描写月光的词语你们不仅能读对,读好也没有问题(抓住月色的柔美,读出词之美)
出示第三竖排:同学们把那么美的月光都读出来了,相信这一组描写音乐的词语你们也一定可以读出它的旋律来(抓住不同旋律的特点,读出词的旋律)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准、读好这些词,齐读
【设计理念: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对文中难读的词语和关于月色、音乐旋律的词语按照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来理解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在动情的语文阅读实践中积淀语感,增强体验,深切体会文本情境,也为后面进一步感悟人物,感受乐曲做好了铺垫】
3.三读文本,整体把握
(1)字词读好了,请同学们带着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出现了阿炳几次听泉?
(2)这么美的月色,这么悠扬的乐声,作为一个盲人的阿炳他只能用心去感受,用耳朵来听哪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这几次泉声?
第三板块:参读,潜心会文动真情
1.第一次听泉声
(1)阿炳在第一次听泉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文本,边写感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同时将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课堂的四十分钟是极为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集中精力,把握住课文的重、难点和关键处讲清、讲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里有足够的思维和想象的余地对于阿炳第一次听泉声,为什么不能听出来,学生也许并不能讲得头头是道,教师这时也不一定要讲透,留下一个学生遐想的空间,让学生带着疑问去继续学习,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第二次听泉声
(1)师: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他多么希望师父说的奇特而美妙的声音出现在他的耳畔啊,他听到了什么?谁来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板书:叹息 哭泣 倾诉 呐喊)
(2)能在泉水声中听到这些声音,你们觉得奇妙吗?
(3)是什么原因让阿炳听得到这些声音?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关键词,你们能从书中第四自然段找出来吗?(坎坷)齐读
(4)我觉得这样读,你们肯定读不好,哪怕读一百遍都读不好因为我们没有阿炳那深切的体会来,请同学们从书上找,看看课文哪些地方写了阿炳的坎坷经历?找到关键的词语来说一说
【设计理念:抓住这个浓缩阿炳悲惨一生的关键词语,也是阿炳创作《二泉映月》原因的重要词语让学生自主思考、深入体会,使学生既积累了重点词语,又深刻地感受到阿炳的悲惨命运,与阿炳产生了情感共鸣】
第四板块:延读,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贵有疑,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下一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文本,体会阿炳的坎坷人生
作业超市
1.积累:抄写三组词语
2.拓展视听:欣赏阿炳的其他作品,如:二胡曲《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设计理念:两组练习重积累,重迁移学生对差异性的练习具有选择性,尊重了学生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语文教学成为开放的教学】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感悟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