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论文【优秀5篇】
围绕医学检验,大家会写出怎样的论文?范文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论文【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篇一: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论文 篇一
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化管理模式在新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将我院20xx年144名新护士(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2012年124名新护士(观察组)采取路径化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新护士在技能、理论成绩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路径化管理模式进行培训的新护士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临床路径化管理模式引入新护士培训中,可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具体化,可有效提高新护士培训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关键词:教育培训;新护士培训;路径化管理
根据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开展的要求以及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我院为例,20xx年新入护士144人,20xx年新入护士124人,占全院护士的30%。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但思想不稳定、角色适应不良、沟通能力欠缺、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匮乏、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等问题,也成了临床上最具安全隐患的人群,使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深受影响。对新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不仅是护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基础,也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安全和舒适的保证[1]。为使新护士尽快转换角色,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我院护理部从2012年4月起优化新护士培训工作,开展新护士培训路径化管理模式,使新护士规范化培训逐步得到完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新入护士144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1.3岁,本科10人,大专117人,中专17人,2012年新入护士124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8岁,本科14人,大专95人,中专15人,两组新护士年龄、学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我院护理部将路径化管理模式运用于各科室对新护士的培训上,制定了新护士培训路径统一模板,设有全院统一的公共项目;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在护理部总体思路的引导下,增添专科项目,成为具有各专科特色的专科培训路径。共分为三个月完成,具体内容如下。
1.2.1第一个月:科室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的重要阶段。培训内容包括
(1)科室培训:病区环境、科室基本概况、科室规章制度。
(2)理论考核:护士职责、护士条例、主要核心制度、护士消毒隔离考核标准、护士行为仪表规范、服务规范、技能操作注意事项等。(3)技能考核:十项基本技能、各科室专科技能。
1.2.2第二个月:专科理论技能和临床实践培训
在巩固第一阶段理论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培训内容包括:
(1)理论培训:各班工作职责、流程、公共、专科应急预案、专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急救物品、常规器械、仪器设备、药品管理制度、专科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专科基础理论、常用仪器设备操作程序、注意事项、护理核心制度等。
(2)技能考核:十项基本技能、各科室专科技能考核巩固。
(3)护理文书:体温记录单绘制、患者出入院处置单、填写危重患者转科交接单、护理交班报告单、各种物品交接记录本。
1.2.3第三个月:临床实践能力培训
综合前两个月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评价,主要包括:护患沟通的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能力、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能力、护理技能操作现场考核评价。
1.2.4培训考核方法
采用科室分带教老师培训考核新护士;护士长、总带教老师审核培训效果;护理部检验考核科室培训效果的层级培训管理模式。由分带教老师根据路径在规定时间内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按照每名新护士的学习能力安排培训考核时间;科室护士长、总带教老师根据分带教老师培训考核完成时间进行审核考核;通过院级的各项考核来检验科室的实际培训效果。在新护士轮转期间能够接受不同科室系统化、个性化的培训,使科室对新护士培训有章可循,达到指导与规范作用。
1.3观察指标
在实施路径化管理模式的培训方法前后对护士的护理基础知识和护理能力技能进行考核,技能考核成绩≥90分为合格,理论考核成绩≥85分为合格,同时调查新护士不良事件及服务投诉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两个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治愈天数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护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较前有明显提高
20xx年护理部对新护士岗前培训考核汇总:(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合格率40.28%,平均分数:82.81分;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57%,平均分数:86.94分。2012年护理部对新护士岗前培训考核汇总:(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合格率67.2%,平均分:88.2分;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73.7%,平均分数:93.7分。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技能及理论考核成绩对比(例,%)分组例数技能考核平均分理论考核平均分技能考核合格率xx%理论考核合格率(%)对照组14486.94分82.81分57%40.28%观察组12493.7分88.2分73.7%67.2%
2.2不良事件及服务投诉发生率明显下降
20xx年(对照组):全院服务投诉及不良事件报告31例,其中一年内新护士发生11例,占全院比例的35%;20xx年新护士144人,发生人数11人,占总数的的8%。2012年(观察组):全院服务投诉及不良事件报告14例,其中一年内新护士发生0例;2012年新护士122人,发生不良事件0人。2012年新护士(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20xx年新护士(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路径理念是一种高效、低耗、程序化、标准化,有时间性、有计划性的先进管理模式[2]。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是护理继续教育的前提,是护士从事护理职业第一阶段的培训,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所接受的继续护理学教育,影响护理学科的发展[3]。临床路径教学法强调了时间性、计划性和目标性,从而保证了培训的质量[4],我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开放床位1400余张,通过新护士培训路径化管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无论是从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还是从病人满意度、培训考核成绩、不良事件发生率、液体出错率等方面均得到大幅提高。使新护士学习目的性和积极性显著提高;带教老师责任心增强、带教较前更具体、全面;使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实行培训路径前后的各项指标的比较,均能体现此项管理创新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朱小平,姜广荣,耿东霞,等.新护士阶梯式培训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3,28(4):62-64.
[2]王雅杰,戴正银,谢晓峰,等.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综合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3,39(17):2099-2100.
[3]刘乾惠,刁晓兰,顾琼.浅析护士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实践效果[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33(6):673-675.
[4]祝宪庭,杨瑞贞,朱凤祥,等.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1):3068-3069.
篇二: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论文 篇二
妇产科学是与内科学、外科学及儿科学并驾齐驱的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是一门独立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女性病人生殖系统疾病学习的特殊性,患者不大愿意配合临床教学。如何改革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妇产科学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是一个重要而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近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作了一些偿试得岀几点体会。
1、转变教育观念,注重临床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临床试验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实现新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教学观念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学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领的作用。一般的来讲,以往的教学模式很直白,很少缺乏临床与实践结合的部分,在很多医学院中,医学教师大多数都比较更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而忽视了使用知识与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我们就要积极的转变了教育观念,首先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进行合理的转变。教师将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让医学院的学生们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来分析病情,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所以对于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灵活教学,对学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参与型教学2,注意激发他们学习动机与主动行动,启发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实际中,锻炼他们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是以理论为基础,很少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在临床教师的安排下每天重复的开“化验单”,粘贴“化验单”,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我们提倡教师把实习同学真正当成“准住院医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临床工作中,认为自己也是临床工作的主体,自己已经是“准医生”了,这样学生的自我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更主动的参与到临床实践中。这一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内部各要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2、消除性别顾虑,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之一,但由于妇产科学内容多而复杂,又具有特殊性,以及扩招后学生总体素质下降,不愿意学习妇产科学的男生越来越多。如何让男生学好妇产科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要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强调学好妇产科学的重要性,男生之所以不屑于学好妇产科学。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绝大多数男生认为自己是专科生,而且又是男性,以后到医院从事妇产科工作的机会少之又少,甚至不可能,认为即使学好了也无用武之地,还不如多看看其他书籍或千别的事情,他们将精力多放在内科、外科的学习上,对西医妇产科学不屑一顾,持这种态度者占绝大多数;
(2)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产科患者拒绝男医生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的情况屡见不鲜,故男生在妇产科临床实践阶段易陷入尴尬境地;
(3)个人心理、社会因素以及性别差异使得男生对妇产科学有一种本能的心理抵触,而且社会上对男医生做妇产科检查存在着偏见,认为男生从事妇产科工作就“不正经”,男生在正常教学中看录像片也觉得难为情等;
(4)虽然有少部分学生毕业后会自行创业,但也不会从事妇产科学方面的工作。
3、完善规章制度,保障临床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是确保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教研室规范教学查房制度、教学病例收治制度,学生实习转科等制度,严格实习生的管理与监督。此外,我教研室还定期开展专业、课程、临床学院教学工作评估,同时听取专家组和学生的意见,对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合理采纳和改革教学方法。除此,我们还设立了严格的出科考核制度,包括出科理论和技能的考核,并对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及时总结,不断完善教研室主任、教师和学生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
4、开展教学改革,实现教学做一体
对于医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直观的了解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师在临床指导下也可以运用一些多媒体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一定的压缩性指导,在讲解每个教学内容时候都有一定的多样化,把临床真实案例引入课堂,以临床典型病例为主线,使病例与整体课程的基本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都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医学知识,教师最好留有一定的医学作业,例如在结束一节医学临床教学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心得,自己拟定一些学习报告来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在医学教学过程中。临床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技术,妇产科是所有医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们只有在合理的教学模式下才能更好的学会知识。为了培养更多的妇产科人才教师们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篇三: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对肝脾破裂的治疗价值评析 篇三
【摘要】
探讨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对肝脾破裂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65例肝脾破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全部患者均实施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 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61例(93.85%)患者一次栓塞成功, 4例(6.15%)二次栓塞成功, 无一例栓塞失败的患者, 导管造影成功率是100.00%;平均手术时间(58.9±20.7)min, 患者存活率是100.00%,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6.15%。结论 肝脾破裂患者采用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价值, 能在有效保留肝脏与脾脏的基础上控制出血, 改善患者病情, 提高抢救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肝脾破裂;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价值
肝脾破裂属于腹部外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脏器损伤, 罗光辉等[1]研究显示约有40%的腹腔内脏器损伤均属于肝脾破裂。其不但会导致患者大出血, 患者腹腔还可能会因为胆汁的渗入发生感染或是腹膜炎。传统治疗脾破裂的方法是实施脾切除术, 因为脾脏属于人体免疫器官之一, 近些年有众多临床研究开始探讨尽量保存脾脏的手术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对肝脾破裂的治疗价值, 选取2013年10月~2024年11月本院收治65例肝脾破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24年11月本院收治65例肝脾破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本次所选患者均通过中华外科学会诊断标准[2]予以确诊。其中女20例, 男45例;患者年龄18~66岁, 平均年龄(30.2±12.2)岁;脾破裂患者33例, 肝破裂患者23例, 肝脾破裂患者9例。肝损伤程度分级:Ⅰ级脾损伤患者25例, Ⅱ级脾损伤患者7例;肝破裂程度分级:Ⅱ级伤患者11例, Ⅲ级伤患者10例, Ⅳ级伤患者11例。
1、 2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均实施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 具体方法: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的引导下予以局部麻醉, 于右股动脉通过Seldinger法穿刺插管至脾动脉, 注入造影剂后予以血管造影;显示肝动脉和脾动脉全貌后予以密切观察, 若出现造影剂漏出, 腹腔中某处出现局部云雾状或棉絮状影像, 则能判断此处为出血部位;选择剂量适中的明胶海绵颗粒混合造影剂、庆大霉素24万U以及弹簧钢圈, 经导管于靶动脉注入混合物;注入期间仍然要进行血管造影, 显示动脉情况, 观察有无动脉栓塞, 若出血部位的血供停止, 腹腔局部未见漏出造影剂时, 则可判定动脉栓塞成功;随后再进行血管造影, 观察出血部位的止血情况, 再拔除导管, 对手术切口予以加压包扎;经济学论文按照腹部超声等有关检查结果, 对腹腔积血状况予以分析, 若积血量>1 L时, 于患者左下腹壁行小孔留置腹腔引流管, 引出腹腔内积血, 若积血量<1 L, 可不置引流管, 对腹腔积血吸收情况予以动态观察。患者术后要绝对卧床修养1 周,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进行补液支持、抗感染以及维持酸碱与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还要强化手术切口的护理, 以免发生感染。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全部患者的手术时间、血管栓塞情况、导管造影诊断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存活情况。
2 结果
65例患者通过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后, 一次栓塞成功的患者有61例, 栓塞成功率是93.85%;二次栓塞成功的患者有4例, 占6.15%, 无一例栓塞失败的患者, 导管造影成功率是100.00%。手术时间是38~120 min, 平均手术时间(58.9±20.7)min。65例患者通过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后止血成功, 病情趋向平稳, 无一例患者发生死亡, 术后患者存活率是100.00%。65例患者中, 术后并发胆漏的患者有3例(4.62%), 并发脾脓肿的患者有1例(1.54%),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6.15%, 通过加强抗菌药物抗感染、补液支持以及腹腔引流等对应处理后, 患者并发症逐渐恢复。
3 讨论
因为受到暴力打击与交通意外等发生的腹部损伤中, 最为多见的是肝脾损伤。临床治疗肝脾破裂的常用方法是手术治疗, 近些年刘永利等[3]研究开始探讨能尽量保留肝脏与脾脏的有效手术方法。由于介入治疗技术的逐渐进步, 临床开始应用其治疗脑栓塞、心肌梗死以及肿瘤等疾病, 获得良好的疗效。此次研究对本院肝脾破裂患者实施了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古仲相等[4]研究表示, 经急诊绿色通道让肝脾破裂患者及时得到诊治, 能够明显增加患者的急救成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61例(93.85%)患者一次栓塞成功, 4例(6.15%)二次栓塞成功, 无一例栓塞失败的患者, 导管造影成功率是100.00%;平均手术时间(58.9±20.7)min, 患者存活率是100.00%,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6.15%。
综上所述, 肝脾破裂患者采用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价值, 能在有效保留肝脏与脾脏的基础上控制出血, 改善患者病情, 提高抢救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发生,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光辉, 宋涛, 苏兴桂, 等。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在肝脾破裂救治中的应用。广东医学, 2011, 32(11):1424-1426.
[2] 杨建科, 金平, 楼卫英, 等。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在肝脾破裂救治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 2024, 19(22):3406-3407.
[3] 刘永利, 吕碧锋, 林春旺, 等。急诊绿色通道救治肝脾破裂患者体
篇四: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论文 篇四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良性肿瘤病症,发病率较高,其常引起患者月经紊乱状况,随病情进展将引起患者并发多种生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常用手段是药物治疗及手术切除,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较大缺陷。海扶超声聚焦刀属于新型无创治疗方法,此次研究中探讨海扶超声聚焦刀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更多参考。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4年12月~2024年12月于新余市幼妇保健院行海扶超声聚焦刀无创治疗的53 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符合《妇产科疾病诊疗指南》中关于子宫肌瘤的相关诊断标准,均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断等,或体检发现子宫肌瘤;排除宫内膜及宫颈病变;无其他妇科疾病;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均无严重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年龄33~51岁,平均(40.55±1.50)岁。肿瘤部位:多为肌壁间肌瘤,肌瘤直径1.5~13 cm。单发肌瘤37 例,多发肌瘤16 例(2~4个),有宫内节育器者术前取出。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JC 200 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体系进行治疗。治疗时间:避开月经期及月经前1 周。术前对患者进行B 超及MRI进行检查,详细记录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回声,病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摄片保留;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患者治疗前给予80U 缩宫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31020850)+加入500 mL 生理盐水,静脉滴注40 滴/min。常规皮肤脱脂脱气,取俯卧位,镇静镇痛下,行机载超声定位,功率设为180~400 W 进行治疗,由深到浅、由足至头,术中严密监测患者出血状况及生命体征情况,治疗后予冰生理盐水500 mL 分次灌注膀胱后,返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手术治疗结束后,使用B 超进行复查:检查肌瘤回声、血流、体积;术后回访患者月经量,经期状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 2)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瘤体体积。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治疗后肌瘤体积减小50%以上,肌瘤中血流信号、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肌瘤回声明显增强;有效:患者治疗后肌瘤体积减少≤50%或肌瘤体积无明显变化,患者肌瘤中血流信号明显减小,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肌瘤回声有所增强;无效:患者治疗后肌瘤增加,肌瘤中血流信号、肌瘤回声等无变化,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 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进行影像学检查,53 例患者中共62 个肌瘤,对患者进行随访,经一次性治疗,显效37 例,有效12 例,无效4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49/53)。62 个肌瘤经一次性治疗,消融肌瘤56 个,肌瘤消融率为90.3%(56/62)。53 例患者中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出现明显改善(月经异常、腹部包块、白带增多、疼痛、尿频、便秘、继发性贫血等),改善率为92.5%(49/53);患者子宫肌瘤瘤体出现明显减小,消退率为90.6%(48/53)。2 例患者治疗中主诉存在腹部及腰骶部胀痛,1 例患者治疗中存在大腿根部胀痛,上述3 例患者未经任何处理,2 d 后症状缓解;1 例患者肌瘤体积较大,治疗中出现阴道流血症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患者治疗3 个月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1 个月后瘤体体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的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正常肌层细胞突变、局部生长因子之间的作用、性激素作用等均是子宫肌瘤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部分子宫肌瘤患者可无症状,只能通过超声检查或盆腔检查确诊,子宫肌瘤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疼痛、腹部包块、压痛、白带增多、贫血、严重时还将的导致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相关妇科疾病,甚至引起患者流产、不孕,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手术治疗时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采用手术治疗时能直接切术患者病灶,有效避免了子宫肌瘤复发。但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切除患者子宫后将引起患者丧失生育能力,也易引起患者卵巢相关功能早衰,导致绝经期提前。
海扶超声聚焦刀属于无创治疗技术,其属于新型子宫肌瘤治疗手段,又称JC 型高强度超声聚焦肿瘤治疗系统。海扶超声聚焦刀是以超声波为治疗源,利用超声波良好方向性、组织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将超声能量透过皮肤汇聚到患者子宫肌瘤,从而使肌瘤中聚焦区域温度瞬间升达60℃~100℃,引起蛋白质变性,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消融子宫肌瘤的目的。病变组织以外的正常组织因温度较低而不会造成损伤。消融后的肌瘤可逐渐缩小至消失。使用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时,采取非侵入操作,具有无创性,也无辐射,皮肤无任何瘢痕,保留子宫、不影响女性正常内分泌功能;患者不良反应较小,多发子宫肌瘤及再发子宫肌瘤可重复治疗;采用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时无需麻醉,主要采取静脉给予镇静镇痛药,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即可完成治疗,减少麻醉引起的风险;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痛苦小;且患者治疗时间一般1~2 h,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患者治疗时无需进行输血治疗、营养治疗等,减少了患者治疗费用。
综上所述,海扶超声聚焦刀无创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肌瘤消融,且患者并发症较少,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将其作为子宫肌瘤的有效治疗推广运用。
篇五: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论文 篇五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服务性很强的学科,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临床实习是护理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关键环节。临床实习也是培养护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综合培养,是一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本研究针对理论教育和临床护理的衔接问题,对临床实习阶段护生458名,临床带教老师109名和在校护理教师35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吉林医药学院10级护理本科班458名护生,均为大学四年级学生,该校护理教师35名及吉林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带教老师109名,均为在医院工作的临床护理人员组成。
1.2方法。
2024年6月采用Khosravan的调查问卷,对参与者在理论教学和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问题上,在理论和临床领域方面进行评估。在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领域有22个问题,去评估护理的理论和临床教学问题,23个问题从参与者的观点,去评估护士和护理毕业生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问题。每个问题回答的选择有4项,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在数据分析中显示,回答倾向于两组,同意与不同意。此项研究在交付问卷前得到了所有参与者的知情同意,对所有参与者解释说,获得的数据将保密并且提出来的是总体结果。在分析数据时我们使用了SPSS17.0。用卡方检验确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参与者的平均年龄是28.18+7.32岁,从20到51岁。平均数量的护理毕业生和雇佣员工是8.27+6.53年,护理理论教育领域(包括护理教师、护生和护士)对脱轨现象的看法。临床护理领域(包括护理教师、护生和护士)对脱轨现象的看法,经SPSS17.0统计学分析,护理理论教育领域和临床护理领域的脱轨问题及问题间重要性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对脱轨现象的观点
2.2.1根据,三组参与者认为,护生没有把护理研究理论或结果应用于临床(91.4%),并且在护生实习期的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机械的打针发药,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92.5%),护理理论内容是符合临床护理需求的(p=0.509)。但护生表示,临床实践中没有正确实施护理程序和科学的护理措施,护理理论对她们来看,学术性太强而利用价值很小。同时,专业的高学历高能力人才大多数从事护理教育工作(92.4%),教育者在临床实践中沿袭传统的日常定向方式的护理照顾(75.6%)。
2.2.2临床护理领域(包括护理教师、护生和护士)对脱轨现象的观点见表2。根据这个表,目前培养优秀胜任力的护士过分强调护理理论,没有与临床紧密结合(74.3%),参与者表示,学习护理理论而毕业后没有整合应用到临床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此外,临床护士只是机械的被动的工作,护士存在学历偏低、知识趋于老化,护士和护生在临床工作负担过重,没有足够时间教与学。
3、护理对策
3.1临床教育和课堂教育交替进行。
护生临床实习的时间比例应该加大,实习的形式也应从最后一年实习8个月扩展到课间见习,医院从社区医院到三甲医院不同层次,选择符合条件的医院,建立标准化实习教学基地。以规范的临床教学过程,保证学生合格的技能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使护生从“课堂理论学习临床实践—理论学习临床实践”的不断反复,能够有机会面对陌生的临床情境和问题,将理论知识与护理实践充分融会贯通整合为一体。实习时的导师应实行“二对一”,护生刚刚进入临床见习阶段,聘请专业技能较强且大专以上学历的高年资护士担任“专科导师”,进行临床带教;与此同时,还有一名“全程导师”,全程导师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知识渊博和较强教学能力的专业护理教师担任,研究表明,负责课堂教学的教师如果能真正地进入临床,将能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起到监督、指导和示范的作用,大大地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全程导师则更注重对学生在实习全程的见习感受、人际沟通或护患沟通能力、综合护理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3.2加强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的衔接。
护理理论教学要向医院临床教学提供护生的教学计划,同时医院护士不能经验教学,要将科学的护理前沿知识融入临床护理中。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关键在于 baihua 范文网…院校合作,共同培养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师角色和能力,加强学校和临床之间的联系。临床教师和护理教师在护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上不能很好衔接,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护生教育过程中,授课教师与临床教师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表现出各自的优劣势,但对于学生而言,需要课堂教师与临床教师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双重优点。努力减少在教育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理论和实践的差距,需要提高合格护士的能力。
3.3健全护理教育标准和临床教育评价体系。
护理教育标准包括课堂教育和临床教育的建立,一方面,能使课堂教育实践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尺度,以规范办学行为,避免或减少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标准是评价的尺度,护理教育标准的建立能促进护理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加快我国护理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总之,这项研究展示了在护理能力方面,临床护理和课堂护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从护士、教师以及护生的观点去评估问题,从而培养护生的护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