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幼教资源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作文共十篇

分享 91924

分享

篇一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一一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这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 ,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接着,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巨无霸” 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后面,来回跑着, 乐着。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 这儿的炮竹响了,"轰” 那边放烟花了,不知道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洋洋!

篇二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我们的大中华地大物博,风俗千千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一一春节,一个千家万户团圆的好节日,她是我们家乡最传统的风俗,更是我们万千炎黄子孙传承的好节日。春节,每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欢欢喜喜贴春联,轰轰烈烈放鞭炮,高高兴兴吃年夜饭。传说,每年大年初一,山中有一只怪兽,叫做“年”,会从山上下来到村庄里吃牲畜,不仅如此,连人也不放过。所以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许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斗争,但都一去不复返了。 有一一次,一个人躲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发出巨响,惊动了外面的年。人们见状纷纷点燃竹子。最终成功把它吓跑了。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声响,每到大年初一便点燃爆竹,从此再也没有收到过年的攻击。这一天,人们欢聚于一堂,放鞭炮,贴春联,人们称之为过年,又叫过春节。

除夕,春节前的一天,大人们贴春联,上灯笼。他们买来对联,贴在家门口,妇女们在家里打扫卫.生,把一年的尘埃都扫去,孩子们则帮大人们做助...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在外求学的孩子们回来了,还有些一年不见的亲人们都回来了,只为在这一天吃上一顿团圆饭,尽诉一年对家人的相思。这个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时而大笑,时而感动....星星跟着月亮走了,终于迎来了我们最期盼的日子,春节这天早晨,孩子们纷纷向大人们拜年,说一些吉祥的话,大人们便拿出压岁钱给孩子们,孩子们欣喜若狂,这天,鞭炮声不断,好不热闹。中午, 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饭,说说笑笑,把一年的成绩和收获都分享给大家。下午,老人们聚在一起打牌,大人们则陪同孩子们玩要...

春节是最热闹的,也是最令人开心的一个节日。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温暖,无限的期盼,无限的梦想....

篇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在各地都有隆重的庆祝风俗,可今年我的家乡淄博却有了点不一样。

传说里每到大年三十,年曾就要上岸吃人,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却无济于事。最后人们发现年兽怕红,怕响。所以年曾一来,人们就放鞭炮,穿红衣服,贴红纸。年曾发现人们再也不怕他了,就一头扎进海里,再没回来过。但人们正是怕年曾回来。于是每年都会放鞭炮,贴春联,渐渐演变成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我的家乡山东淄博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城市, 以前每到过年,家家户户穿新衣、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尤其放鞭炮更是过年的必备节目,家家户户夸耀富足的方式,小孩子翘首以盼的欢乐。过年那几天,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四处是硝火的味道。可是今年, 我的家乡却没有响起鞭炮声,取而代之的是路边五彩缤纷的彩灯和喜庆吉祥的红灯笼。这是怎么了?

我的家乡是一座年轻的重工业城市,以前用牺牲环境换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习爷爷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还家乡一片纯净的蓝天,近些年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今年的禁放鞭炮就是其中一项。虽然不放鞭炮了,可一点都不影响过年的气氛。

一进腊月,人们便忙碌起来。买新衣,采办年货。城市的超市里人头攒动,收银台前排满了长长的队伍;农村的大集上熙来攘往, 寒冷的天气冻不住人们喜气洋洋的笑脸。人人大包小提,开启逛吃逛吃的备年货模式。购物的热情挡都挡不住,好像东西都不要钱似的。

路边的彩灯也挂了起来,造型各异。每当华灯初上时,小彩灯也亮了起来,五彩纷呈如童话世界。家家户户走出家门赏灯聊天,小孩子快乐的在灯海里跑来跑去,不放鞭炮也一样喜气洋洋,年味十足。“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不管什么样的风俗,各地过年的内涵是一样的。窗明几净,阖家团圆,迎新除旧,盼望日子蒸蒸日上。相比旧俗,我更喜欢今年的这点不一样。

篇四

我的家乡吉林省汪清县,是个美丽富饶的小县城,这里居住着热情豪放的东北人,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民风民俗。

东北最不同与其他地区的就要数房屋了, 别的地区都睡软绵绵的大床,而东北则睡在那长6至7米,宽3至4米的大硬炕上,据说有利于腰背。炕下有一条空洞连接着灶台,烧火时,煮饭和热炕两不误,坐在热腾腾的坑上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别提多享受了。东北几乎每家每户的都有口地窖, 规模也不大,就是用来存放些土豆、白菜类食品。我还经常下去探险呢!东北的房屋体现了东北人的性格,根本不分那些厨房、卧室,中间只是一墙之隔而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北的房屋其实没有客厅,客人来了就把他往炕上招待,绝对会让你倍感亲切。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我最爱吃的就是小鸡炖蘑菇,还有猪肉炖粉条,相信也是每个东北人的最爱。大概是因为东北气候偏冷,所以才爱吃这种高热量的食物吧。,特别是酸菜 ,绝对口味独特,独一无二,每当有客人来时主人都要做酸菜炖排骨再加上味道独特的小菜来招待客人,保证你有至如归的感不仅东北的美食让人赞不绝口,东北的“二人转”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独特的唱腔和奇妙的舞可见二人转对东北人的影响尤为深刻。“二人转” 不用舞台,不用服饰,随时随地都能来上一段,怪不得人都喜欢。最让我骄傲的是连小品演员赵本山也来自东北。唱的一手好二人转,红遍大江南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东北的这片土地养育了豪爽、不拘小节的东北人。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我们美好的中国。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体验独特的风俗习惯。

篇五

我的老家在歙县许村,许村是以许家为“核心”的一个古村落,我就是许家的后代。许家习俗中,最的就是“舞大刀”了。每到正月十五的晚上, 许家中的“力之霸王”们,便举着把四米多高的“大刀”, 走街串巷地舞上一通宵! 许家怎么会有这种习俗呢?这个节日又是怎么被许家设立的呢?

这要从唐代的开始说起,那时候, 有一位许家的首领, 名叫许远。他精通兵法,智勇双全,并创立了许家刀法。安史叛乱时,许远与援军主帅张巡一起奋勇抗战,保家卫国。他的许家刀法出神入化,使敌人闻风丧胆。在一次战斗中,许远身先士卒,身杀千人,最后因穿不敌众,与张巡一起英勇牺牲。为了让许家刀法不失传,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英雄,每年正月十五,许村人都要舞大刀,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哦,差点儿忘了说正月十五傍晚时分的情景了。下午五时许, 看热闹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聚集在高阳桥、大观亭、五马坊一带。大约半小时后,叽叽喳喳的人群突然静了下来,只见一把红色的大刀“砍"过来!密密麻麻的人群立即“砍” 出一条道路,随后又跟在大刀的后面。兴奋的人群一 起涌到河边的一块宽阔的场地上,精彩的演出开始了:各部门准备就绪,跟京剧差不多的音调响起,只见四个肌肉发达的壮汉涌上去,一人按住刀把,三人拉着系在刀背.上的绳子,大刀开始倾斜,并迅速地转动,像有人在挥舞一般。一会儿,他们又将大刀挥上挥下,有时横割,有时斜砍,还有时来个“暴劈”。四米多长的力在他们手上真是”举重若轻”, 在刀光闪闪中,我仿佛看到了许远当年挥舞大刀,杀敌如割草般的英雄身.....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刀” 又要转移演出,可惜妈妈要拉我走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大刀”。

篇六

我老家在文成, 家乡 的风俗及活动有很多, 清明节扫墓, 端午节划龙舟、 吃粽子, 中秋节猜灯谜、 赏花灯……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春节。

每年的春节, 我与爸爸妈妈都会去乡 下陪爷爷奶奶一起过年。 大年三十这天是一年中最热闹又丰富多彩的一天。 一大早邻居家就响起鞭炮声。 这时爷爷就忙上了 , 磨豆子, 做豆腐, 蒸糯米, 捣年糕, 杀鸡, 杀兔。 我最喜欢的还是把粗糙的米粉变成一块一块的年糕。 蒸熟的米粉团有点烫手, 等它冷一会, 爷爷就开始不停的揉啊揉, 一会用手推来推去, 一会又翻个面。 为防止粘手, 还会适当的加一些色拉油, 等揉到韧性十足, 再把大粉团分成小份, 大家一起做成形。

爷爷喜欢长条的, 他拿模板一压, 一条带有吉祥如意字样的长条年糕就好了 。而我就与众不同, 用年糕做了 许许多多的人样, 这是爷爷, 这是表弟, 这是堂哥……虽然样貌有些许丑, 但爷爷还是夸我别出心裁, 做得很好。 年糕做完了 ,蒸一蒸, 炒一炒就开锅了 , 闻着香味, 还是我熟悉的青菜酱油肉炒年糕。大年三十不仅有趣, 就连吃饭也有讲究。 必须一家老小都坐下, 举杯互相祝福, 在桌上不能谈伤心事, 说坏话。 狼吞虎咽席卷一阵后, 一定得大家吃饱喝足,才分压岁钱, 下桌放鞭炮玩去。

接下来就是看春晚, 一直到十二点, 村里依旧灯火通明, 依旧响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别有一番风味, 也是我们小孩欢呼雀跃的时候。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过了 年, 就意味着大了 一岁, 该更懂事了 。 除夕过后是正月 , 接下来是元宵, 也就意味着要开学了 , 不知不觉中也有一丝不舍, 再次期待春节的到来。

篇七

在春节, 我的家乡 有许多风俗, 如: 贴春联、 舞狮、 包饺子……其中, 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

除夕, 妈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馅儿和饺皮, 准备包饺子。 我在一旁看见妈妈和婆婆包的一个个胖乎乎的饺子, 觉得挺好玩, 不由得也拿起一张皮儿, 准备包一个。 我用左手托着饺皮, 右手夹上满满一筷子馅儿, 放在皮儿中央, 把饺子皮的两端往中间一合, 使劲一捏, 不料, 馅儿不听使唤地从饺皮侧面钻了 出去。 我一看, 赶紧把馅儿堵住, 可皮儿仍然“张着大嘴”。 弄了 半天, 就是合不拢“嘴”,我也变成了“大花猫” 脸上全是面粉, 整得大伙儿看了 都乐呵呵的。 我像泄了 气的皮球, 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妈妈看到我灰心丧气的样子, 好像摸透了 我的心思,走过来说: “是不是要放弃了 ? ” 我点了 点头。“来, 我教你。” 说完, 妈妈便给我做了 示范, 看过, 我就明白多了 。 重新拿起一张饺皮, 学着妈妈那样, 把皮儿托在手中, 轻轻地夹起一小筷子馅儿, 把皮两端往外一揪, 再往上一合, 用虎口“煮饺子啦!” 说完, 妈妈就把包好的饺子放进锅里。 过了 一会, 热腾腾的饺子就出锅了 , 我连忙拿起筷子尝了 一个, 太好吃了 !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 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 屋外, 爆竹声还在彻夜回响。家乡 的风俗还有好多好多嘞, 下次我和你们再一一述说。

篇八

说起我的家乡 呀, 那真的是有许多特色呢。 如盐水鸭、 桂花糖芋苗等等一系列美食, 说到这里, 你一定猜到了 吧, 那就是南京, 虽说南京的美食非常有特色,但是我们这里的节日风俗那就更有特色了 。

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 , 每当这时, 大人们都忙着包粽子, 粽子的种类也很多, 有白粽子、 肉粽子、 咸蛋黄粽子、 红豆粽子等等。 小孩们也不闲着,跟着大哥哥、 大姐姐们学习做香包, 据说香包能达到驱虫的效果。

去年, 端午节的前一个星期, 我们社区通知将在端午节期间组织一次包粽子,做香包的活动, 要求社区的小朋友也要参加。 看到这一通知我十分期待这天早日到来。

期盼已久的活动日子终于到了 , 我们来到社区, 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已经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了 。 活动开始了 , 先由一位大姐姐讲解了 端午节的由来, 再由一位奶奶给我示范了 如何包粽子。 现在该我们上场了 , 我按照老奶奶教我们的方法, 首先, 将两片粽叶拼在一起, 把它们理平整; 接着, 把它们卷成一

个带柄的漏斗; 然后, 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和配料裹好, 再拿一片粽叶封口 ;最后, 用一根细细的棉线在粽子底部和封口 处绕几圈扎紧。 可是不管我怎么包,粽子都会漏米。 这时, 一位老奶奶看了 之后就是“你包的粽子貌似吃多了 。” 我恍然大悟, 原来是米放多了 。 经过几次练习, 我终于包好了 一个粽子, 它像一只小号的靴子。 等我包好五个粽子, 已经满头大汗了 。

我们还学习了 如何做香包, 就是用热熔枪将两片带有图案的布片的三边粘在一起, 再往里面放入一些干花和中药材, 最后把口 封好, 这样一个香包就做好了 。活动快要结束了 ,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会把我们包的粽子和做的香包送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 这时, 我感觉家乡 的风俗不仅给大家带来了 快乐, 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家乡 的风俗我爱你, 你带给我汗水和快乐。

篇九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不同民族的大家族, 每个民族都有她独特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寒。 春分送暖入屠苏。” 正是我家乡 的风俗——过年。过年时, 家家户 户 大扫除, 也就是除旧迎新。 之所以要大扫除, 这里面还有个故事: 传说坏神仙“三尸神” 最喜欢搬弄是非, 他向玉皇大帝报告, 说人间那些挂了 蛛网的人家正在作乱犯事。 玉帝听了 很生气, 要惩罚人间, 这事被灶王爷知道了 , 他通知每家每户 赶紧打扫卫生, 玉帝一看, 人间到处气象更新, 并没有像“三尸神” 说的那样, 于是吩咐诸神为人间送瑞添福。

在除夕的大早上, 人们会点燃早就准备好的鞭炮, 一串串的鞭炮“霹雳吧啦”的响, 孩子们多躲在门后, 之后再点燃一排圆形花炮, 火炮“嗖” 的一声声直冲云霄, 再“轰” 的一炸, 化作一缕白烟。 到晚上, 家人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 外出的家人再忙再远, 也要在这天赶回来, 年夜饭上有象征团圆的圆子, 寓意年年有余的鱼, 代表长寿的面条……吃过年夜饭, 长辈还要给小辈发压岁钱, 红包上有“万岁千秋”“却殃除凶” 等吉祥语, 或者是龙。 鬼。双鱼等吉祥图案, 表达了 长辈的关爱和祝福, 孩子们收到红包也是非常欢喜。拿过红包, 小孩子们出去找玩伴, 她们结伴放着花筒, 燃着烟花。 烟花在夜晚显得格外美丽, 有红的, 有蓝的, 有紫的, 有黄的, 五颜六色, 各式各样, 孩子们还要守岁, 一直要到镇远初一还算结实。

希望家乡 的风俗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让年味变的越来越浓, 让这种历史文化能够更加悠久的继承下去。

篇十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要过年了 , 大家都非常开心, 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过年, 不论我们有多忙, 都要回家看望长辈。 我的家乡 在山西, 过年的风俗有许多, 其中最让我们开心的就是“吃”。 大年三十,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边, 吃着汤圆和饺子。 汤圆有橘子味儿, 芒果味儿和芝麻味儿……咬一口 , 一股清香流出来, 充满整个口 腔。

汤圆虽然好吃, 但更令我期待的还是吃饺子!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 家家户 户 都要吃饺子。 而且在家乡 , 还要在其中的一个饺子里放上一枚干净的硬币。 谁吃到这个饺子, 就代表着来年会交好运。为了 吃到这个“福气饺子”, 我是煞费苦心——用了 外形分辨法、 点名点将法、吸铁石探测法……每次都要吃平时饭量的好几倍。 付出总有回报, 包有硬币的福气饺子最终被我吃到了 。 拿着闪闪发光的硬币, 畅想着来年的好运气, 我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

除了 元宵和饺子, 家乡 的春节还必须吃鱼、 豆芽、 鸡和面条。 吃鱼, 代表年年有鱼; 豆芽和鸡肉分别代表吉祥、 如意; 吃面条代表着家人长寿平安…… 我们还会在春节放鞭炮、 贴春联、 点旺火、 看舞狮, 赶大集, 迎喜神, 这都是春节的极大乐趣。

凉风习习, 我们在欢声笑语和声声祝福中结束春节, 我希望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上一篇:雪板长度的重要参考因素:体重

下一篇: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中英文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