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及开题报告
“双减” 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根据教育部门扎实推进“双减” 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 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数学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 要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 机械、 重复性的大量作业, 达到“减负增效” 目 的; 要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 为素质教育服务, 使之有利于学生知识、 能力、 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 提高认识, 更新作业设计理念
作业作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 前在作业的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作业形式枯燥、 单调、 僵化;作业评价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等, 长此以往将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 正确地看待作业改革, 努力探讨如何布置能有效布置作业, 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使其形成数学学习方法, 发展数学思维, 增强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二、 整体把握, 明确作业设计原则
通过作业改革, 我们希望数学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及时了 解教学效果, 找出现状和预期状态之间的差距, 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以便于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降低教学难度和调整教学进度; 通过作业学生了 解自己知识、 技能的掌握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使其更积极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之中去。 基于这个出发点, 我们明确了 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是目 标与作业的一致性原则。 作业设计要紧紧围绕学习内容, 与学习目 标保持一致、 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并把学科知识、 学科思想、 学科价值融入到作业的内容设计中去。
二是层次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作业的内容要适合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应有适合自己的作业。 要注重趣味性, 使学生愿做作业、 乐做作业。
三是适度性与多样性的原则。 作业设计的量要符合各年级书面作业的时间要求, 作业内容要适当, 作业难度要符合学生实际。 作业形式要多样, 应体现拓展性、 综合性、 开放性、 实践性要求。
三、 形式多样, 优化作业设计内容
作业设计的目 的应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了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对数学作业进行了 大幅度改革, 将作业融于活动, 融于生活, 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既减轻了 学生课业负担, 又提高了 学习效率。
(一) 前置型作业,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已有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前置型作业是指教师预先设计探究性问题, 以作业单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学生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进行自主探究。 设计前置型作业的目 的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为新知的探究做好准备。
例如, 在教学“图形的密铺” 时, 鼓励学生在家自己借助图形动手拼摆, 学生带着初步了 解的图形密铺知识进课堂学习, 会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同时学生在剪一剪、 拼一拼的过程中, 巩固了 对图形的认识, 在操作中体验到了 数学的美, 享受了 成功的喜悦。
(二) 实践型作业, 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围绕现实问题,我们让学生动手实践或是实际调查,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拉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例如, 在教学“1-10 各数的认识” 后, 设计“找找生活中的数字” 实践活动, 教师鼓励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通过有趣的找数、 认数活动既巩固了 10 以内数字的认识, 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对数学的热爱。
再比如, 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 后, 设计“家庭作息时间表” 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既巩固了 时分秒的知识, 又能引导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三) 复习型作业, 整体建构知识体系。 复习是学生系统完善、 深化知识的关键环节, 有利于学生巩固、 内化基础知识, 建立网状、 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设计复习型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中 明确知识之间 的内 在逻辑关系, 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学会更全面、 更系统地思考问题。 我校在三至五年级学生中开展“整体建构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的制作活动, 学生在学完每个大单元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单元知识思维导图。
设计这样的复习型作业, 一方面可以使原本散乱的知识变得清晰、 完整, 从而使复习更形象化、 生动化, 提高复习的实效; 另一方面将单元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 能使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为清晰, 有助于学生形成条理化、 结构化的思维。
四、 改进评价, 保证作业设计实效
对学生书面作业的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从对作业的态度、 书写及格式的规范程度进行评价; 二是从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而且要给学生及时订正错误、 再次学习的机会。
综上所述, “双减” 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方式、 解题技巧与数学经验, 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通过数学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丰富多 样的数学作业引 导学生在完成作业之中展开深度学习, 在深度学习之中领悟数学的本质, 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最终实现学生的高质量数学学习。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 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 然而, 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 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大多数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 陈旧、 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和应用题。 学生仍停留在以“练” 为主的机械操作的作业模式中, 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具有新型作业观。 教师要从学生学会的角度设计作业, 引导学生巩固每节课的知识内容及解题技能并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在对作业的设计时要从培养学生多 种能力 和创造精神的目标出发, 从实际生活出发, 多层次, 多角度地设计作业。 为此, 提出了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 课题, 以此改善原有的作业形式, 使作业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天性, 锻炼学生的能力。
新型作业设计, 让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 进行其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 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 既减轻学生负担, 又促进学生的学业知识和基本素养, 促进了 学生的全面发展。 用新课程理念对作业进行设计和使用, 可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 克服教师的惰性及应付心里,能较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也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 课题概念的界定
学生是作业的主体, 在作业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感兴趣,要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 体验成功, 提高能力, 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究成功的喜悦。 本课题所提出的作业设计, 既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 与功能, 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 的发挥, 让它飞扬学生的个性, 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优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 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习 能力 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三、 课题研究的目 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初步构建适合于小学生数学作业操作的作业构成, 切实解决目 前普遍存在的数学作业"高耗低效"现象, 通过严格控制作业数量, 提高作业质量的方式,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 的。
1. 以主体理论为指导, 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 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为依据, 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作业形式,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2. 突破过去形式单调、 结构封闭、 缺乏应用 、 以个人模仿操作为主的传统作业方式, 确立需通过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完成的贴近生活、 新颖有趣、 富于思考的开放的作业方式,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使学生扎实、牢固地掌握小学数学的有关基础知识, 并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把完成数学作业变成愉快的活动,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之间互相尊重, 团结协作, 个性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掌握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 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3. 通过研究, 提炼基本经验, 探索规律, 提供适合于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 使广大教师积极地将新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
四、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作业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理论认识的再现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修改、 提高、 完善的过程, 从理论的学习中进行作业设计, 从作业设计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是我们优化数学作业设计行动的指南。 因此, 本课题研究拟采用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结合调查法、 观察法、 个案法。 在形式上拟采取以点带面, 循序渐进、 不断完善、 层层深入的办法。
1、 文献研究法: 学习 本课题已有的研究资料, 吸收本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
2、 调查法: 用书面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组织有关教师学生召开座谈会进行调查。
3、 行动研究法: 抓住作业设计中实际问题, 提高假设,在实践中逐步发现作业分层设计的规律, 掌握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 提高作业分层联系的效率。
五、 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以实验教材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四个领域为内容, 开展如下作业设计研究:
1、 优化小学数学基础性作业设计的研究。
基础性作业是指为实现基本的教学目 标而设计的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外作业。 其主要目 的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 它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
2、 优化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设计的研究。
拓展性作业是指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将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延伸和发展而设计的作业, 其主要目 的是为了 提升学生的观察、 比较、 综合、 推理等数学思维能力。 它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计的。
3、 优化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的研究。
开放性作业是指条件开放、 问题开放、 解题策略开放的作业。 其主要目 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灵活性等。 它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 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条件、 问题和策略, 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4、 优化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
实践性作业是指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 到生活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 其目 的是培养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解决学用结合的问题, 体现人人学有用 的数学的新理念。 它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
通过广泛学习 —尝试设计—实践检测—交流研讨—反思改进—循环往复的研究活动, 逐步形成经验, 从而达到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目 标。
六、 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时间: xxxx年xx月 —xxxx 年 xx 月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xxxx年xx月 —xxxx 年 xx 月)
1、 认真组织参加研究的教师学习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主题教育概论》 及有关信息、 资料。
2、 吸取广大教师的有关经验和体会, 提高认识, 明确指导思想, 理解课题的意义, 形成较为实用, 科学的研究方案。
3、 开展问卷调查, 寻找研究重点。
第二阶段: 实践探究阶段(xxxx年xx月 —xxxx 年 xx 月 )
1. 依据研究方案, 开展作业设计内容、 形式等方面的研究。
2、 加强日常沟通, 分析实验情况。
3、 将设计内容及时汇总使用 , 不断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交流推进。
4、 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论文等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 实验总结阶段(xxxx年xx月 —xxxx 年 xx 月 )
进行课题实验总结, 形成实验报告。
整理实验资料, 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 成果。
举行课题实验的结题和鉴定活动。
七、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 归纳、 整理, 形成以下成果:
1、 个性化作业设计方案
2、 本课题研究的课题报告、 总结, 与此有关的论文
3、 课题结题报告
八、 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一) 课题组的人员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崔宏斌: 负责课题统筹, 撰写并组织实施课题方案、 开题申请报告, 分配每个参研人员的研究任务,定期召开课题组人员会议, 负责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 及时传达上级课题精神, 审查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结题报告的撰写, 按时上报科研成果评选材料及课题经验交流、 推广。
课题组成员王君、 田红琴: 参与课题研究, 负责具体实验, 研究, 撰写课题的各阶段计划、 总结, 及时反思等工作。课题组成员程海涛、 王勇: 参与课题研究, 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汇总, 撰写调查报告, 并负责各个阶段课题资料的收集、 整理等工作。
(二) 课题的研究条件
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有十年以上工作经历, 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成绩显著, 平常注重课题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能积极学习新理念、 新经验, 经常开展学科交流活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大力支持课题组的工作开展, 并在研究时间、硬件等方面给予保证。
(三) 对课题组成员的要求:
1、 尊重事实, 实事求是, 及时积累、 分析、 记录有关案例, 定期完成有关教学评点与论文。
2、 自 觉学习 有关课堂评价的理论杂志, 著作等读物,并做好摘录, 更新教育观念, 主动投入课题研究活动中, 及时地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3、 成员之间应相互团结, 合作交流, 大胆创新, 不计个人名 利。 整个研究过程就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 形成良好的课题研究气氛。
某学校落实“双减” 政策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夏尽秋来, 金风渐至, 新的学期已经来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文件精神和教育部关于手机、 睡眠、 读物、 作业和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 工作要求, 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创新课后服务机制, 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增强人民群众对学校教育的获得感、 幸福感, 我校将"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的具体要求向各位家长告知如下, 期待您的关注!
一、“双减” 工作目 标
“双减” 工作的总体目 标分为两个方面。 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 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 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在校外方面, 是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乱象基本消除, 保障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 关于作业
1.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 加强年级组、 学科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 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严禁要求家长检查、 批改作业。
2. 分类明确作业总量。 提高作业效率, 集中精力, 高效完成作业, 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
3.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鼓励教师布置分层、 弹性和个性化作业, 坚决克服机械、 无效作业, 杜绝重复性、 惩罚性作业。
4.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教师利用课后辅导时间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 及时做好反馈, 加强面批讲解, 认真分析学情, 做好答疑辅导。 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5. 科学利用课余时间。 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 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 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 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 也应按时就寝。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控制使用时长, 保护视力健康, 防止网络沉迷。 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 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三、 关于课后服务
为解决家长接送难, 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 学校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优势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我校将开展各种课后服务活动, 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课后服务以作业辅导为主, 结合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 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本工作地正常下班时间。 课后服务的开展能助力解决学生作业问题, 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提高家长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一) 课后服务活动内容
1. 开展各学科作业辅导, 教师不得上新课;
2.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 阅读、 书法、 绘画等社团活动及各学科兴趣小组活动;
3. 开展安全与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二) 课后服务活动形式
1. 早 到 校 学 生 开 展 自 主 锻 炼 或 自 主 朗 读 , 时 间 从6: 50-7: 20 。
2. 午间服务以管理学生午餐和午休为主, 午餐采取分批次的方式, 时间从 12: 00-12: 40, 午休在各班教室进行, 时间从 12: 45-13: 30。
3. 下午放学后开展课后作业辅导、 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时间从 16: 50-17: 30 18: 10-20: 20(各年级错时放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四、 给家长的建议
1. 树立科学育儿观念, 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 家长要积极学习, 不断丰富教育学、 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更新育儿观念。 了 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 提升自身育人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 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了 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 基于孩子内在特质, 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
2. 密切家校联系, 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会, 与老师保持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了 解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身心状况, 努力达成家校共鸣, 共同寻求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促进孩子的茁壮成长。
3. 重视亲子沟通, 营造融洽家庭氛围。 家长要用心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发展与变化, 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分担孩子烦恼, 做孩子的好朋友。 家长们可以多了 解孩子们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内心, 与孩子一起组织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 营造亲密和谐的家庭氛围。
4. 引导自主学习,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养成自主学习、 不依赖家长辅导或校外补课的良好学习习惯。 家长要根据孩子年龄特点,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
5.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 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就寝, 确保充足睡眠。 适度安排家务劳动。 加强体育锻炼。 开展亲子阅读等。 加强孩子网络行为监管。 及时发现、 制止。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健康管理意识, 管住零食、管住手机、 管住电脑、 管住自己, 正确处理好学习、 运动、娱乐之间的关系, 劳逸结合, 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度安排家务劳动。 好习惯成就好未来, 养成良好习惯, 孩子就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内驱力也会更足。
6. 强化艺体修养, 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体魄。 家长可以多 利用 假期, 给孩子亲近大自然和风景的契机, 培养孩子宽广胸怀,丰富孩子业余生活。 多带孩子看科技馆、 美术馆、 博物馆或听音乐会、 看话剧、 画展等活动, 打开孩子眼界, 提高孩子艺术修养。 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项目 , 倡导亲子锻炼,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 养成健康的体魄。
7. 做好安全教育, 提升孩子防范意识。 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 对孩子开展防溺水、 交通、 消防、 用电、 食品等的安全教育。 尤其是在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 家长要引导孩子主动配合疫情防控, 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 培养、 监督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各位家长, 减负才能增效。 孩子真正的全面发展, 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乐观的精神, 良好的品格, 强健的体魄,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 通过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 还孩子一个健康、 快乐的少年时光, 让孩子在梦想的天空中飞得更高、 更远!
XXXX 学校
2021 年 XX 月 XX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