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7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7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
某一个周末晚上,沙发上坐着一个小朋友,大概上初中的样貌,在看李安执导的那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反复看过好几遍。隔一阵,我离开酒席,跑过去看一会电影。
电影情节比较简单,讲述了一个叫派(圆周率π)的小男孩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与虎之间建立了奇特的关系,最终共同战胜困境获得重生。
我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好为人师。观影过程中不自觉开始告诫小朋友,这部电影很好看,但也很深刻。你需要多看几遍来了解,比如你好想想那只叫理查德的老虎到底代表啥,是不是真有这只老虎,为什么老虎在他们抵达岸边时悄然离开了。这一块才是电影的内在含义。讲完这些貌似深刻的话后,我被召回酒桌,继续喝酒。过后,酒醒了,我渐渐觉得有点惭愧。一是不明白小朋友到底有没有看完这部电影,假如他很喜欢这部电影,那么他肯定会看完。假如他只是闲着无聊,随便点播了这部电影,我却神叨叨地在他面前讲了半天电影的深层次含义,他绝对没有听进去半句。二是即使小朋友喜欢这部电影,其实也不需要我来科普和指导。看电影是个很私人的活动,主观性强,好看不好看观影者自我决定。我这么一说,肯定极大降低了他的观影体验。这部电影拍得很好看,故事也像童话一样,很贴合小朋友的口味,小朋友大概率会喜欢。
一个少年,和一只老虎在海上漂流,人和虎从开始的对峙、不信任到最终的互助、达成默契,中间碰到风暴、飞鱼、鲸鱼、食人岛等奇妙景象,加上电影CG技术的运用,画面感强烈而唯美,肯定会吸引到小朋友的眼球,让他不住感叹美不胜收。小孩子看到奇妙的故事和美丽的景象就已经足够了,所谓老虎代表派内心人性等深层次解读属于成年人的认知范畴,没有必要强加给小朋友。看一部电影,好玩就行,强加意义,就如同做阅读理解题,只会让小朋友失去对语言文字的完美,陷入与自我心智不相称的枯燥无味中。由此让我想起小时候背诵古诗。最早课本里选的古诗大多为明快、清新的山水田园诗,文字清丽,通俗易懂,所表达的大都是良辰美景,大好河山。但问道这些诗的主题思想时,归纳起来总是离不开这种说法:诗歌描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秀美风光,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这一总结就有点拔高,让人对描述的自然有了一些距离感,好像看山写水都得有所寄托,枯燥感慢慢滋生。
如今再读那些古诗,就是单纯的山水田园风景,诗好在语言、结构、角度、韵律,适合小孩子读书认字,假如诗中还有所寄托,如今也能很自然读出来,并不需要将干巴巴的概括思想灌输给小孩子,破坏了最初的完美。就好比看少年派这部电影。第一遍的时候,我也惊叹于画面壮丽,景象恢弘,对老虎的最终消失有所疑惑,看完读到一些评论,再回头去看,就又有了新的感受。倘若我刚点开电影,就有一位智者坐在我身边,谆谆教导我说,这部电影的核心在于那只老虎,它究竟代表了巴拉巴拉,我再看电影就会索然无味,不能心安。剧透有多么厌恶,总结提炼电影思想只会甚之。
好为人师、喜欢总结概括,实质上表现出人内心的不耐烦,不安心,不踏实,总想着走捷径。如果有意忽略感受和过程,只追求赤裸裸的结果,那么他的动机和嘴脸就会变得赤裸裸,令人生厌。好的电影、各类文学作品和所有的世间道理,都有多层次的解读,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等到再过几年,小朋友变成大朋友,出落为社会人,再看少年派肯定会有更多的感受,老虎是什么,他心里也会有新的认识。
孩子长大,需要耐心,自然生长就好。但忍住说理,不点评电影更需要耐心,以及不自然的控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2
这是一部关于冒险、希望、信仰和生存的影片,这是一部让李安坦言曾经觉得没法拍成电影的影片,这是一部看后让人觉得内心挣扎的影片。3AX的票,跑了半个城市赶了早场。
看完出来我毫不掩饰我的失望。
在电影院里我看到了绚丽的画面,松散的故事,僵硬的表演,还有片尾像赵本山改行搞家装一样粗糙,算命先生给三位赶考书生竖起一枚食指一样忽悠的二次解读空间建构。而在网络上,我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牵强附会自我意淫式的单相思解读:朴素一点的说画面如梦境,五星。看过指南的则像模像样的去分析导演思想,挖掘细节赞叹伟大,五星。更有甚者说没有什么内心的镜头,可是我能感觉到它。五星...如此种种玄妙解读不一而足,我一位从事影视行业的朋友说的是我觉得每个准备结婚的男人都应该带女友去看少年pI,然后问她你相信哪个故事,回答第二个故事的,那么这个男人可以考虑换一个结婚对象。并且下了20xx年最好的华人导演电影没有之一的评价。对此,我的回答是如果一个男的以此来做婚姻的决定,那么这个女的也应该考虑换个男朋友了。
对于少年派,网络上的热评赞语,生活中朋友的一般看法时常让我觉得有些错乱,就好像我看见啤酒罐上的大象产生的顿悟一样猛烈且突然。这个银灰色的、眼睛深沉的大象让我想起了自己被各种奇幻文学包围的童年,那时的我看山海经,封神榜等本土神话故事,看格林、安徒生、豪夫等异国童话,看俄罗斯、日本、印度等民俗传说。动辄和小朋友们摆龙门阵,讲夸父追日张羽煮海,讲鬼怪被人类捉弄、女妖在铁犁下歌唱,北风被太阳战胜,讲无耳琴师、伊万智取血滴变成的魔鬼、印度王子与神猴携手打败十头魔王...更不用说大师们的科幻力作。就在今天下午,我还听到了善神与恶魔拔河争夺永生之水的故事。这些故事雄奇瑰丽浪漫壮阔,形式华美内涵深刻,它们代表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想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凭借热情的智慧缓缓汇聚成为一个璀璨的起点,奠定了我对类似定义的内容的一些粗疏的看法,也同样造成了我对某些冠以艺术作品之名实在不过启蒙读物的主观看法。
是的,少年派在我眼里就是这样的初起作品,其形式最多算得上比下有余还谈不上美轮美奂,而思想表达又是如此匆忙肤浅欠缺说服,唯一能让人分辨出其作品的似乎就是他那一贯的细腻和多愁善感,当然技术也能让人说句不坏。就好像我和朋友说如果这一笔钱给BBC再加上一个韩国反转剧的编剧去拍两个小时的3D故事电影,那么肯定要好看的多,当然文艺青年们肯定不会买账。因为姿态高端却见识有限的人是最难伺候的,他们要的是一个品牌然后拿来进行各种自我感动的解读,却全然不顾形式与内容的基础结合才是故事的根本。甚至他们都不需要故事,因为一颗矫情的心可以把品牌加工成任何他们所想象的东西以供自赏,你不会懂他们对标签的渴望就好像你不会懂最炫民族风和江南style的风靡一样,而他们也没想让你懂,他们只是想让你知道他们与众不同。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老高来,这位河北汉子前两天拿了三个金马奖项,而他这部亦庄亦谐的作品在豆瓣是6.5分,并且也好像没有引发什么关注激起什么波澜。想想少年派被各色人等捧的天花乱坠的现状,我真的想重复一遍今晚和我一位朋友说的话:电影的堕落,和观众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这里并不是说意淫是一种罪过,只是想说,意淫也该有个限度,别让文化的娱乐消费主义毁掉一切,吹捧少年派的不妨看看吹捧寒战的然后冷静的想一想:就算你们在解读上都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可热衷文艺电影的你们难道真的能容忍和热衷商业电影的钻进一个阵营么?
还是多看点好东西再说吧。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3
某一个周末晚上,我在朋友家喝酒,沙发上坐着一个小朋友,大概上初中的样子,在看李安执导的那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反复看过好几遍。隔一阵,我离开酒席,跑过去看一会电影。
电影情节比较简单,讲述了一个叫派(圆周率π)的小男孩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与虎之间建立了奇特的关系,最终共同战胜困境获得重生。
我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好为人师。观影过程中不自觉开始告诫小朋友,这部电影很好看,但也很深刻。你需要多看几遍来了解,比如你好想想那只叫理查德的老虎到底代表啥,是不是真有这只老虎,为什么老虎在他们抵达岸边时悄然离开了。这一块才是电影的内在含义。
讲完这些貌似深刻的话后,我被召回酒桌,继续喝酒。
过后,酒醒了,我渐渐觉得有点惭愧。一是不知道小朋友到底有没有看完这部电影,假如他很喜欢这部电影,那么他肯定会看完。假如他只是闲着无聊,随便点播了这部电影,我却神叨叨地在他面前讲了半天电影的深层次含义,他绝对没有听进去半句。
二是即使小朋友喜欢这部电影,其实也不需要我来科普和指导。看电影是个很私人的活动,主观性强,好看不好看观影者自己决定。我这么一说,肯定极大降低了他的观影体验。这部电影拍得很好看,故事也像童话一样,很符合小朋友的口味,小朋友大概率会喜欢。
一个少年,和一只老虎在海上漂流,人和虎从开始的对峙、不信任到最后的互助、达成默契,中间碰到风暴、飞鱼、鲸鱼、食人岛等奇妙景象,加上电影CG技术的运用,画面感强烈而唯美,肯定会吸引到小朋友的眼球,让他不住感叹美不胜收。
小孩子看到奇妙的故事和美丽的景象就已经足够了,所谓老虎代表派内心人性等深层次解读属于成年人的认知范畴,没有必要强加给小朋友。看一部电影,好玩就行,强加意义,就如同做阅读理解题,只会让小朋友失去对语言文字的美好,陷入与自己心智不相称的枯燥无味中。
由此让我想起小时候背诵古诗。最早课本里选的古诗大多为明快、清新的山水田园诗,文字清丽,通俗易懂,所表达的大都是良辰美景,大好河山。但问道这些诗的主题思想时,归纳起来总是离不开这种说法:诗歌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秀美风光,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这一总结就有点拔高,让人对描写的自然有了一些距离感,好像看山写水都得有所寄托,枯燥感慢慢滋生。
如今再读那些古诗,就是单纯的山水田园风景,诗好在语言、结构、角度、韵律,适合小孩子读书认字,假如诗中还有所寄托,如今也能很自然读出来,并不需要将干巴巴的概括思想灌输给小孩子,破坏了最初的美好。
就好比看少年派这部电影。第一遍的时候,我也惊叹于画面壮丽,景象恢弘,对老虎的最终消失有所疑惑,看完读到一些评论,再回头去看,就又有了新的感受。倘若我刚点开电影,就有一位智者坐在我身边,谆谆教导我说,这部电影的核心在于那只老虎,它究竟代表了巴拉巴拉,我再看电影就会索然无味,不能心安。剧透有多么讨厌,总结提炼电影思想只会甚之。
好为人师、喜欢总结概括,实质上表现出人内心的不耐烦,不安心,不踏实,总想着走捷径。如果有意忽略感受和过程,只追求赤裸裸的结果,那么他的动机和嘴脸就会变得赤裸裸,令人生厌。
好的电影、各类文学作品和所有的世间道理,都有多层次的解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等到再过几年,小朋友变成大朋友,出落为社会人,再看少年派肯定会有更多的感受,老虎是什么,他心里也会有新的认识。
孩子长大,需要耐心,自然生长就好。但忍住说理,不点评电影更需要耐心,以及不自然的控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4
冲着李安导演的大名儿与该电影开播以来的好评,点开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开始看了演员以及整部电影的影风,其实并不想往下看,因为不喜欢印度、泰国之类的东南亚的影视作品,没有理由。但是当电影开始进入状态了之后就改变了看法,这时我想“不愧是李安导演的作品”、“电影排成这样,无论是谁拍的、无论背景是哪个国家,都果断追啊”,不仅是因为他讲述了人与老虎的故事,或者是写了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或者是他为我们呈现了非常非常美的夜景,几乎让人陶醉其中的美景。
串连整部电影的是能够让人找到上帝的故事,一个法国作家由妈妈纪处得知派是个有故事的人,且有能够让人找到上帝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吸引力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是致命的,因而那个作家找到了派,并且希望得知故事,派是个健谈的人,且由于是妈妈纪引荐的,他答应讲述他的故事,电影就此开始。
派的名字原本是一个高贵且优雅的法国游泳池,但是由于孩童的好玩与调皮,他的名字被叫成了“小便”,当然,也因为谐音与小便差不多,为此,在学校他没少被嘲笑,甚至一次上课时连老师也叫他的外号,在一次又一次的被叫成“小便”之后,他决定要摆脱这个不太文雅的带有侮辱性的外号。他想了个办法,告诉别人他的名字叫做派,可是,外号哪有那么好去掉,同学们不买账,即使他在那一天每一节课上课前都介绍一遍都不管用,之后他使出了绝招,他将派在数学上的意义将给同学听,背下这个无理数目前所精确到的小数点,写了满满几黑板,用现在的话说是“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老师拿着书本一个一个地对比,发现一个都没有错,同学们也都十分吃惊,从此为自己正了名。说实话,看到这里时我觉得派在小时候就已经很有男子汉气概了,当自己被别人取了侮辱性的外号他很生气、不愿意背着这个外号过一辈子,所以就自己想办法,而不是屈服或是告诉大人。
派在还是孩子时曾经好奇心十足,他在不断认识到不同的神之后同时有了不同的信仰,当他同时有了三个宗教信仰,吃饭前要做诸多准备时,他的父亲与哥哥嘲笑他,他的父亲告诉他“有很多信仰就等于什么都不信”,少年派听了,正在吃饭的他停了下来,似懂非懂的眼神,顿了顿没有回答父亲的话。少年派相信动物与人都有灵魂,他相信上帝。他的父亲是动物园的园长,因而他能够接触到很多动物。有一次,动物园里进了一只孟加拉虎,他叫上哥哥一起到关着孟加拉虎的地方,放开了第一道闸门,守在最后一道闸门外,向平时喂养员一样,但是他站在了平时喂养员放食物的地方,想与孟加拉虎进行互动,他的哥哥吓坏了,几乎是爬着出去找来了大人。他的父亲来了,同时带上了一只鹿,将派强行拉开后按在一边,将鹿拴在了刚才派蹲着的地方,然后放纵老虎,老虎一步一步靠近那只鹿,已经被吓得只想要逃走了,可惜被栓得紧紧的,即将捕杀鹿的时候,孟加拉虎抬头看了看周围围着的人群见没有人有阻止的意愿,便一下子扑向那只鹿,将利齿刺入那只鹿的脖子,毫不留情、利落爽快而狠绝,派被迫目睹了这一切。自从这件事之后,派觉得生活不再五彩斑斓、富有生趣了,他开始活着但只是活着了,探究生活吸引力的心被那被迫观看屠杀一事扼杀得干干净净,而他的生活重新有趣源于一位美丽的姑娘。
我想,少年的派其实像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原来,这个世界在我们的眼中可以是各种颜色的,世界上的规矩是不存在的,这样的世界对我们来说充满了吸引力与未知,我们乐于自己揭开所有幕布。但是,有一天,你可能因为探险而有较大的风险,这时,大人们不干了,他们大声呵斥你的所作所为,并且对你的行为盖棺定论,告诉你你做错了,这时你的不知所措的、茫然的眼神他们全然不放在心里,而执着于将“真理”一股脑儿地灌进你的脑瓜子里,以使你以后能够不再干那些显而易见的蠢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5
影院看完全篇,写一下感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开始是类似阿甘正传的叙述方式,起初以为是一部诙谐的经典励志片,本以为可能只是模仿了阿甘但绝对不可能会超越!一直看到20分钟,有一丝类似铁达尼号灾难片的赶角,看到30分钟才发现,这原来是一部3D魔幻+人与动物的情感纠葛,那海中和星空3D魔幻效果真够带感丝毫不亚于任何3D电影,人与老虎的情感也真够感人!可是一直到最后才发现,这是一部看了后怕的惊悚片!一直到电影闭幕后,再回首电影才发现,原来整部电影是如此的深刻和严肃,将信仰和人性的剖析的是如此透彻和完美!
李安导演的还是很不错,故事的选择还有场景的设计,真的很美,很梦幻。感觉这部电影有很多让人思考的东西,认为这是一部对人性赞美的电影。派的名字和一个泳池有关,但是却被同学认为是小便,于是派在自己的第二学习努力的改变自己在大家心里中的印象,于是他就成了π,也被大家所接受。努力想改变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印象是很好的,但是我想这不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吧,我想这和他所存在的环境有关,在开始冒险之前,派信仰三个教,只吃素,不吃肉,即使父亲很看不上他也在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其实我感觉这种信念的具体内容无关重要,重要的是那种你称之为信仰或者信念的东西可以支撑着你,走下去。派的全家前往加拿大居住导致了这场冒险的开始,因为中途遭遇了暴风雨。派神奇的在一艘救生艇上存活了下来,意外的是还有一直孟加拉老虎。那只他之前试着与之交流的却被父亲阻拦的老虎并且自己也被教训了。在这个小艇上,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而老虎吃了鬣狗,派看见这一切没有办法,因为每个生物都要活下去,这是最基本的,但是在最后和老虎的较量中,让我看到了许多。
派和老虎最开始是势不两立的吧,因为老虎会吃掉派,派明显处于弱势,只能靠自己做的小筏子躲避危险,但是当老虎走投无路选择跳海吃他却在也上不到船上的时候,派救了老虎,救了一个一直把他当作食物的动物。人性的光辉就在于此吧,即使自己面对危险,还是会选择去救那些认为值得的东西,因为那只老虎成了他患难的朋友,虽然老虎没有这种意识,但是他把老虎救了上来,继续选择在小筏子上生存,并且那只老虎成了他活下的支柱,那是他的目标,他要让那只老虎活着。在那种情况之下,这就成了他全部的希望。活下去是因为有目标,是因为别人需要自己,是因为在被需要的过程中你可以找到你自己,你自己想要的。可能就是这只老虎让派撑到了最后,活了下来。
在海上,派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吃肉,不得不去违反自己的信仰,特定的条件下,我们的信仰都在变吧,从开始和老虎对立到和老虎交流共存,派经历了一个奇幻的漂流旅程。在海上夜里有发光水母的那段场景真的很美,还有鲸鱼。派最后终于靠岸了,但是那只虎没有看他一眼就走了,派想到了最初父亲对他的教育,他开始认为父亲是对的,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然后,那个让我生存下来的理查德·帕克,那个让我痛苦、使我害怕的凶狠的伙伴,径直向前走没有回头,永远消失在我的生命里。不知道该如何来解释这只老虎,它是一只动物的存在,亦或是某种人类精神的'化身,我也说不清楚。
最后还有一段关于日本人调查船沉默的原因,但是他们不相信派对他们的描述,于是就出现了另一种漂流的故事旅程,那个故事通过当时在船上的四个动物比拟了四个人的故事,他们相互厮杀最后和老虎一样的派活了下来。就是这样的故事,两位日本人接受了。但是听故事的人却喜欢前一种故事,我想我也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6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伊始用3D效果打造出了唯美的画面效果,影片的小部分叙事穿插在大篇幅的对自然界美景的描述,观影至此,我只能说李安是个文艺的绅士。如果在此时嘎然而止,你就只会觉得这是部文艺片,但是片尾的点题让我茅塞顿开,细咀嚼加之往前回想,越觉得毛骨悚然。
影片是以回想的方式娓娓道来,在结尾少年派向听故事的人说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在太平洋上漂泊的小船上并没有老虎、猩猩、斑马和鬣狗,而只有自己、母亲、水手、厨子。为了生存厨子杀了水手吃掉他,又杀了母亲,少年派盛怒之下杀了厨子。这“人吃人”的桥段,让我突然想起了“女王诉达德利和斯蒂芬斯案”,同样是四人在游船遭遇暴风的情况下爬上一艘小船,而船上的三个人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吃掉了一个身体虚弱的男孩。把这四个人物重新对号入座放在故事的第一个版本,这样的折射让人越想越恐怖。
斑马:斑马在故事中是第二个版本中摔断腿的水手,他是佛·教信徒,所以用食草的斑马来折射他。对于宗教的虔诚也丝毫没有改变他的命运,在残酷的现实之下,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他无疑是砧板上第一个被宰割的。
鬣狗:在上船的一开始它就暴露了食肉的本性,但是由于残余镇静剂的作用还力不从心。这个如果比喻的是杀人的厨子,那么镇静剂就是他在人类社会的残存的一点道德秩序,但是在本能的驱使下,人的罪恶暴露了出来,才上演了人吃人的惨剧。回到第一个故事,看到鬣狗对少年派和斑马有跃跃欲试的攻击的时候,少年派选择了躲到船杆上,当时我心里的第一反应是:趁着它现在还没体力的时候,为什么不杀了鬣狗绝了后患?面对敌人如果一味的纵容、躲避,不在适当的时机尽早解决后患无穷。
猩猩:它是少年派的妈妈,她是虔诚的印度教徒,面对鬣狗对斑马的撕咬,她愤怒而又无法阻拦。正如故事的第二个版本,派的妈妈愤怒对厨子说:你杀了这个男孩就是为了吃掉他!最终厨子把派的妈妈也杀了。影片中在猩猩扑打吃斑马的鬣狗时,鬣狗忍无可忍咬死了猩猩。
老虎:其实活下来的就只有派自己,根本没有老虎,老虎只是他自己的倒影。童年的时候他对父亲说,他在老虎的眼睛里看到了灵魂。而父亲用一只活羊证明了老虎食肉的天性,告诫儿子动物的本能,他在老虎眼中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倒影。影片结尾,成年派说多亏父亲当年的教导,不然他也不可能活到今天。也许厨子杀死派的母亲激怒派是他杀死厨子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起了父亲的话,看到了人的本性,他若不杀厨子,必将被厨子杀死。
在飘到岸上之后,孟加拉虎头也不回地走了,看也不看派一眼。老虎是派人格的一部分,老虎是本能、邪恶的那一面,少年派是人性、纯真的那一面,当回归人类正常的生活秩序后,本能邪恶的那一个自我便走开,即使它曾给过你陪伴,甚至救过你。
在那个白天是天堂,夜晚是地狱的海中岛屿上,老虎凭本能感觉到夜的危险,在傍晚躲到了船上。而少不更事的少年派直到发现了食人花中的牙齿才明白,天堂亦是地狱,这里不知埋葬了多少被白天假象迷惑的人。复杂纷乱的社会中,处处是陷阱,凭着一颗天真的心迟早要被吞掉。而在这样一种环境的条件反射训练下,经过一系列的磨难,心灵不再天真。于是当派到达墨西哥案是,即使水只有两公尺深,他也不再敢下水了,被磨了棱角的心智便不再相信任何事情。成年派过着富足美满的生活,可是眼中尽是对人之间抱有距离的态度,还有处事的老成。他终于成长起来了,但同时失了纯真和勇气。
他的结局还算美满的,有一个妻子,两个孩子,但是妻子却不是开始他在印度心仪的女子。他与她约定一定会回来找她,不是忘记了这份承诺,而是浑浊的心再看不到纯净剔透的情感。他问听故事的人,两个版本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听者说——第一个。成年派说——那上帝与你同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看你是愿意追随上帝,还是跟随魔鬼。悟出第二个版本的人,看到了魔鬼感慨人性的邪恶。相信第一个故事的人,便永享心灵的纯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7
前不久落下帷幕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华籍导演李安不负众望,凭借《少年派》成功斩获三项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家和最佳原创音乐,以我的看法应该是可以获得最有含金量的最佳电影奖的。很多观众评价少年派故事简单、情节乏味、叙述拖沓,简单的说一点都不好看,我这里要替《少年派》辩解下,如果你这样看这部电影,那我要对你说:你一点都不了解这部电影,你没有用心去看。
获得最佳导演奖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从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看,很多人认为开头叙述派的名字的由来、派的多种信仰、派在动物园的故事毫无意义,其实不然,如果没有这些情节,如何来体现派的善良,派的信仰、派的幸福,也就无法和后来海上漂流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无法产出强烈的心里反差和外人无法想象的内心的挣扎。你可以想象如果是一个屠夫在海上漂流,他会为杀鱼而痛苦吗,他估计会把老虎也杀了。这是一直爱、一种信仰,宗教里的博爱。宗教各有差异,但是它都告诉我们博爱,不杀生,爱世间万物。故事的结尾,派被救了,他失声痛哭,他痛哭只有一小部分是因为被救的激动,而大部分是因为孟加拉虎走了,而且没有回头看他一眼。很多时候你爱一个人,而他只是你生命的一个过客,走了以后再不会回头,永远的失去了联系,就像那只孟加拉虎,你不知道在他的心里,有没有在意过你,而你只是希望他走的时候哪怕只是一个转身,也足以安慰这一段缘分。
因为保险公司的调查者的怀疑,他们不相信派和孟加拉虎的故事,也不相信那个食人的漂浮岛,派无奈说出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他说好吧,故事是我和我的母亲还有一个厨师、一个水手在救生艇上,最后厨师杀了水手和母亲,并吃了他们的肉,我也吃了一些,后来我把厨师杀了........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细节,后来记者在派家里看到保险公司调查者的结论书上,明确的写着他们相信了派说的第一个故事,那个他们一开始完全无法相信、无法接受的荒诞离奇的故事,甚至有些魔幻。他们为什么没有采用第二个看起来更加真实、更接近现实世界的故事呢,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是你你会相信哪个故事呢?
我是看完电影后看完了《少年派》全书的,书里更加细致的描写了派的成长、派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海上漂流更多的故事,甚至看到海上漂流快结束的是时候,我已经无法分清梦境、幻觉和现实了,这一点才是《少年派》最具价值的一点,人有时候不能活的太现实,太现实必将残忍、必将无情、必将违背良心、必将泯灭人性、必将争名夺利......
最佳摄影奖也有人质疑,就有一位知名导演说最佳摄影家给《少年派》,完全是不合情理,说《少年派》根本就没有摄影,画面全是合成。我觉得这就是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老兄合成也是需要技术的,没有摄影师的取景角度、拍摄手法、精湛的技艺,后期合成也无法完美的融合幻境与现实。《派》的摄影就是最好的幻境与现实的融合,才给我们以享受梦幻的画面、唯美的意境。至于最佳原创音乐,我这里就不想多说什么了,我也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对音乐只能凭自身爱好来评量。只想说好的音乐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一部电影是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深思、让人回味,全靠音乐,正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音乐是唯一让人拥有的灵魂的享受。
最后说,朋友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请回家下载看下吧,用心的去慢慢品味,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他的思想上的高度,甚至超越了我之前最喜欢的<阿凡达>,它所表达的爱不局限在人和人直接,它涉及万物,请用爱对待这个世界。世间不只名利、金钱、点头哈腰、勾心斗角。